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东坡亭步壁上韵》
《游东坡亭步壁上韵》全文
明 / 徐荣祖   形式: 七言律诗

万斛流泉气象雄,炎荒迁谪表孤忠。

新桥不惜捐犀带,筑室何嫌老鹤峰。

靖节诗歌声戛玉,罗浮春醉气如虹。

故居今有后贤在,松桷重光丹雘工。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荣祖所作,名为《游东坡亭步壁上韵》。诗中描绘了对东坡亭的游览与感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苏轼的敬仰之情。

首句“万斛流泉气象雄”,以“万斛”形容水流之多,形象地描绘出东坡亭周围环境的壮丽景象,同时“气象雄”三字则赋予了这种自然景观以精神力量,暗示着苏轼那种豪迈不羁的个性和超凡脱俗的风骨。

“炎荒迁谪表孤忠”,进一步揭示了苏轼被贬谪到偏远之地的背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苏轼忠诚于国家、坚守理想的精神的赞美。这里的“炎荒”既指地理上的偏远,也暗含政治上的艰难处境,“孤忠”则强调了苏轼在逆境中的坚定信念。

“新桥不惜捐犀带,筑室何嫌老鹤峰”两句,通过具体事例来表现苏轼的豁达与坚韧。新桥的建造和筑室的选择,都体现了苏轼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里“捐犀带”和“老鹤峰”都是借喻,前者可能象征着苏轼放弃了一些物质享受,后者则可能指筑室地点的险峻,但这些都没有影响到他的决心和行动。

“靖节诗歌声戛玉,罗浮春醉气如虹”两句,将苏轼与陶渊明(字靖节)相提并论,赞美其诗歌如同玉石般清脆悦耳,仿佛在罗浮山的春日里沉醉,其气势如同彩虹般绚烂。这不仅是对苏轼文学成就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肯定。

最后,“故居今有后贤在,松桷重光丹雘工”两句,表达了对苏轼精神遗产的传承与发扬。诗人认为,苏轼的精神和作品仍然在激励着后来的贤者,而“松桷重光”和“丹雘工”则象征着这种精神的永恒和艺术的辉煌,强调了苏轼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东坡亭的描绘和对苏轼生平事迹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其精神遗产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徐荣祖
朝代:明

徐荣祖,字君荣,号与耕。龙川人。明思宗崇祯十六年(一六四三)贡生,官苍梧教谕。著有《非病斋诗文集》。清嘉庆《龙川县志》卷三六有传。
猜你喜欢

再题静室

谁云斯室静,来便惹吟思。

纵目千里际,拈须七步时。

清风满襟袖,太古与追随。

蓦遇广成子,笄头庶可期。

(0)

水村图三首·其三

下溪水引上溪流,西墅烟飞东墅浮。

比似石渠同上品,饶他活处是宜游。

(0)

雪浪石仍叠苏轼韵

实所胜斯名所屯,暂以屈亦久以尊。

此翁此石有如是,逢时辨底明与昏。

重来燕南赵北界,了识明月清风村。

韩园修葺复旧观,两行垂柳青遮门。

松轩潇落可信宿,墙外祠妥双贤魂。

驻䍐诸务则且置,便抚亭下青云根。

岿然古貌故好在,雪浪有号原无痕。

逮兹盖已六赓韵,前席如共髯仙论。

孰谓中郎不可得,宁非对者石与盆。

七百馀年一瞬耳,奚称前咏碑间存。

(0)

阜平道中杏花三首·其一

去时寒蕊始含苞,回看新英绽树梢。

万物形形还色色,不须观象注羲爻。

(0)

降旨免山西前岁民欠诗以志事

省方所最重,观民及施惠。

兹来祝慈寿,实切敷恩意。

正赋免十三,是盖常行例。

更廑未经处,却幸丰昨岁。

溯上稽前年,颇有被灾地。

旧欠帑及粟,尽予豁除暨。

其缓征正项,十免三并逮。

申命守土臣,旬宣俾普被。

(0)

仄径

仄径峰回路转,流溪石络林纡。

大似河阳郭氏,关山行旅之图。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