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自南康往九江过庐山遇雨》
《自南康往九江过庐山遇雨》全文
明 / 祁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岚气空濛路莫分,上方钟磬隔林闻。

一溪流水新添雨,千仞好山全是云。

举酒未能招五老,题诗谁为寄匡君。

重来好趁晴明日,缓步追游到夕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在雨中的神秘与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莫测和山川的雄伟之美。

首联“岚气空濛路莫分,上方钟磬隔林闻”,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岚气是指山间雾气,空濛则形容其轻盈飘渺,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使得道路难辨。上方的钟磬声透过树林传来,既增添了山中静谧的禅意,也暗示着庐山的宗教文化背景。

颔联“一溪流水新添雨,千仞好山全是云”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山景的独特魅力。雨水使得溪流更加清澈灵动,千仞之高的山峰被云雾缭绕,形成了一幅动与静、实与虚交织的画面,展现出庐山的磅礴气势和自然的鬼斧神工。

颈联“举酒未能招五老,题诗谁为寄匡君”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感慨与遗憾。五老峰是庐山的标志性景观之一,诗人欲举酒相庆却未能如愿,只能通过题诗寄托对庐山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寄诗给匡君,或许是在寻求共鸣或是希望有人能分享这份喜悦。

尾联“重来好趁晴明日,缓步追游到夕曛”则是诗人对未来再次游览庐山的美好期待。他希望在晴朗的日子里,慢慢漫步,直至夕阳西下,充分体验庐山的四季变换之美。这一愿望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庐山景色的深深喜爱,也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庐山雨后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诗人情感的丰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祁顺

祁顺
朝代:明

(1434—1497)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天顺四年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成化中使朝鲜,不受金缯,拒声伎之奉。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猜你喜欢

慈圣光献皇太后挽词二首并进状·其一

祖烈鹰扬终食冀,家声泉涌旧兴谯。

人伦风化归三世,王室功劳属两朝。

长信深严馀羽卫,閟宫崇大列宗祧。

衣冠藉藉谈遗事,不尽鸿名对永昭。

(0)

和张伯常岘山亭晚起元韵

挥手红尘意浩然,夙兴招客与扳联。

烟云秀发春前地,草木清含雪后天。

已卜耕桑临富水,暂抛鱼鸟去伊川。

更追羊杜经行乐,况有风骚是谪仙。

(0)

水调歌头·其一送史侍郎

今日复何日,欢动楚江滨。

紫泥来自天上,优诏起元臣。

想见傅岩梦断,记得金瓯名在,却念佩兰人。

永昼通明殿,曾听话经纶。促归装,趋北阙,觐严宸。

玉阶陈迹如故,天笑一番新。

好借食间前箸,尽吐胸中奇计,指顾静烟尘。

九万云霄路,飞走趁新春。

(0)

和李粹伯

万事知公一发轻,尚怜花草唤愁生。

酒边意气来酣战,笔下文章要主盟。

绝唱共惊神有助,擅场将见敌无争。

总输老子工藏拙,饱食安眠百不营。

(0)

游罨画溪·其二

罨画溪头事已空,桑条都逐运斤风。

东君绿遍当时岸,只欠低垂照水红。

(0)

水调歌头.带花遍

向红尘里,有喧呼攘臂,转声辟众,莫遣人冤滥、杀张室,忍偷生。

僚吏惊呼呵叱,狂辞不变如初,投身属吏,慷慨吐丹诚。

仿佛缧绁,自疑梦中,闻者皆惊叹,为不平。

割爱无心,泣对虞姬,手戮倾城宠,翻然起死,不教仇怨负冤声。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