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行尽路三叉,酒旆飏风树影遮。
茅屋数家斜照里,土墙缺处露梅花。
水源行尽路三叉,酒旆飏风树影遮。
茅屋数家斜照里,土墙缺处露梅花。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石嘉吉在春日郊外漫步的情景。首句"水源行尽路三叉",写出了诗人沿着溪流前行,直至尽头,路分三岔,展现了郊游之地的自然风貌和路径的曲折。次句"酒旆飏风树影遮",通过描绘酒旗随风飘动,树影婆娑,营造出一种宁静而闲适的氛围,暗示不远处可能有村庄或酒家。
第三句"茅屋数家斜照里"进一步描绘了沿途所见,几间简陋的茅草屋在夕阳余晖中若隐若现,透露出乡村生活的质朴与恬静。最后一句"土墙缺处露梅花"则是点睛之笔,寒冬已过,梅花在土墙的缝隙中悄然绽放,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盎然,同时也增添了诗的意蕴和美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郊行图,展现出清新的田园风光和诗人内心的闲适之情。
羲之称书圣,诸体无不有。
齐梁作者无,李唐推颜柳。
惜哉世已远,赝者十之九。
宋元差可寻,翰墨出亲手。
几暇戒宴安,时或游艺薮。
就中名迹夥,惟爱鲁直叟。
倜傥无安排,潇洒绝尘垢。
譬如百尺松,孤高少群偶。
信笔一规摹,运腕忘妍丑。
所师在神劲,讵论形肖否。
伊余有深意,笔谏曾谨守。
好尚苟不端,丧德良已厚。
所爱汲黯戆,裁诗铭座右。
说西江、近事最销魂,啼断竹林猿。
叹灌婴城下,章江门外,玉碎珠残。
争拥红妆北去,何日遂生还。
寂寞词人句,南浦西山。
谁向长生宫殿,对君王试鼓,别鹄离鸾。
怕未终此曲,先已惨天颜。
只小姑、端然未去,伴彭郎、烟水月明间。
终古是,银涛雪浪,雾鬓风鬟。
立马和君说。到襄阳、为余先问,隆中诸葛。
往日英雄潮打尽,怪煞怒涛崩雪。
今古恨、总多于发。
再问大堤诸女伴,白铜鞮、可有閒风月。
谁弹向,楚天瑟。才逢燕市还分别。
怅生平、无多知己,几番离合。
此去武昌鱼不少,莫惜颜筋柳骨。
要频看、郑虔三绝。
一幅新词《凄凉犯》,嘱来春、并示何生铁。
霜夜吼,剑花裂。
黄鹄矶头红染泪,手杀都堂如儿戏。
飞鞚叠骑尘碾尘,报书一夕三回至。
天子圣明臣敛手,胸臆决尽天下事。
二百年来好纪纲,辰裂星纷委平地。
天长阍永叫不闻,健马那堪持朽辔。
书生痛哭倚蒿篱,有钱难买青山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