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君山》
《游君山》全文
明 / 陈洪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君山四面皆湖水,遥望巴陵十里馀。

渺渺烟波无客到,阴阴石洞有僧居。

风清气朗秋分后,虎啸猿啼月上初。

独有含颦无限意,几茎斑竹尚扶疏。

(0)
鉴赏

这首《游君山》描绘了君山四周环湖的壮丽景色,以及其静谧与幽深的氛围。首句“君山四面皆湖水”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君山被湖水环绕的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开阔而宁静的意境。接着,“遥望巴陵十里馀”则通过距离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君山与远处巴陵的相对位置,营造了一种远眺的视觉效果。

“渺渺烟波无客到”一句,运用了“渺渺”和“烟波”这两个富有诗意的词汇,形象地描绘了湖面上烟雾缭绕、波光粼粼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君山周围环境的清幽与人迹罕至。紧接着,“阴阴石洞有僧居”则将视线转向了君山内部,通过“阴阴”二字,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同时点明了山中有人居住,为整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

“风清气朗秋分后”一句,通过“风清气朗”和“秋分后”的时间点,进一步渲染了君山在秋季清冷而明亮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而“虎啸猿啼月上初”则通过动物的声音,生动地展现了夜晚君山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独有含颦无限意,几茎斑竹尚扶疏”两句,以“含颦”形容君山的神情,赋予了它一种深沉而富有情感的特质,同时也借“斑竹”这一意象,象征着君山的坚韧与不屈。整首诗通过对君山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其中蕴含的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一幅既壮美又深邃的画面,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生命的顽强。

作者介绍

陈洪谟
朝代:明

明(1476—1527),字宗禹,明武陵人。明代文学家。正德时,知漳州,有惠政。累擢云南按察使,神采严重,不畏强御。嘉靖初,(公元一五二二年)巡抚江西,节财爱民。任内不畏强权,节财爱民,颇有政声,迁兵部侍郎,致仕归。居高吾山下,筑亭名静芳,自号高吾子。洪谟之诗,音节谐畅,有《静芳亭摘稿》(亦名高吾摘稿)八卷,与《治世余闻》,(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乞假十日日课一诗兴到吟成不计工拙虽数茎拈断亦养疴之一术也·其三

落叶风吹走,南荣曝背时。

倦来书屡堕,兴到笔教随。

招客评奇画,从人买古碑。

冬怜寒晷速,明日是朝期。

(0)

琉璃河口占

山尖霮䨴含青霭,林外苍茫罨晓烟。

两岸荻花秋瑟瑟,数行雁字点晴天。

(0)

宫词一百七首·其三十五

重重帘幕掩流苏,花下相携倒玉壶。

报道停斟半含醉,踉跄起舞倩人扶。

(0)

客枕

客枕睡不着,天高秋气清。

寒灯照四壁,孤泪滴三更。

霜落芙蓉悴,江空鸿雁鸣。

无衣复无褐,忽忽岁徂征。

(0)

秋怀五首·其二

秋夜何迢迢,迢迢不能寐。

起坐弹孤琴,写此千古意。

《鸣凤》久寂寥,《猗兰》亦憔悴。

往圣既莫作,后贤孰当继。

独怜商山翁,去去复遐逝。

空谷亦何有,紫芝聊可饵。

如何末路中,亦堕留侯计。

羽翼傥不成,鸿鹄将垂翅。

苟可利生民,宁辞暂纡辔。

区区后世名,于翁胡足记。

(0)

感春·其四

朝采山上蕨,暮采涧底薇。

虽无粱肉味,聊可以御饥。

羔羊荐美酒,饱食同豢牺。

玄庐苟未闭,彼此谁是非。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诗人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