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江子我迁居韵》
《次江子我迁居韵》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平生自省宜三黜,老去何心望九迁。

避地湖山聊复尔,脱身兵火想当然。

浮家泛宅非无计,坎止流行本信缘。

犹恐惊涛翻四海,直须化鹤作飞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qiānyùn
sòng / zhāngyuángān

píngshēngshěngsānchùlǎoxīnwàngjiǔqiān

shānliáoěrtuōshēnbīnghuǒxiǎngdāngrán

jiāfànzháifēikǎnzhǐliúxíngběnxìnyuán

yóukǒngjīngtāofānhǎizhíhuàzuòfēixiā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名为《次江子我迁居韵》。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生活态度的诗歌。

"平生自省宜三黜,老去何心望九迁。"

这两句开篇便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反思与批评,以及面向未来的期盼。在这里,“三黜”和“九迁”都带有贬义,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成就与社会地位提升的淡然态度。

"避地湖山聊复尔,脱身兵火想当然。"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逃离战乱、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状态。“避地湖山”意味着诗人选择了远离尘世的自然环境以寻求心灵的宁静,而“脱身兵火”则表达了对战争与灾难的厌恶和逃离。

"浮家泛宅非无计,坎止流行本信缘。"

这两句诗人自称其迁居并非无计划,而是出于某种信念或宿命的驱使。在这里,“浮家泛宅”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的漂泊不定生活,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变化的接受与顺应。

"犹恐惊涛翻四海,直须化鹤作飞仙。"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犹恐惊涛”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可能带来的巨大冲击的担忧,而“直须化鹤作飞仙”则是对超凡脱俗的一种向往,希望能像传说中的神仙一样,通过修行而达到精神上的解脱。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以及对个人自由和心灵平静的追求。同时,它也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超脱尘世的一种精神寄托。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次韵陈留闻莺

恰恰啼莺马上听,凝云欲雨晓寒轻。

满郊碧草皆春色,祇欠山光与水声。

(0)

诗书满肠腹,应笑带经人。

(0)

送陆通判·其一

剧郡元非老手便,庶民安我贰车贤。

二年不肯足到邑,千里宁容吏索钱。

坐变池塘成贡宇,平分风月上吟篇。

弟兄不减云间陆,拭目看君日九迁。

(0)

陈贺州赋双莲诗不言祥瑞次韵以酬

红蕖明镜两鲜鲜,中有双头更颖然。

天产人才兼产物,公祥和气不祥莲。

耻谈子厚表中瑞,肯咏章安桥畔篇。

何日相呼登泰华,采华食实藕如船。

(0)

赠第二人石察判

策冠诸儒已奏闻,不妨居次避平津。

坐看万石门阑大,转觉朋山气象新。

黄卷更穷稽古力,青云莫负致君身。

试观忠献堂中像,亦是当时第二人。

(0)

二山亭

连年行役厌间关,踏遍千山见二山。

欲识泉南山面目,群山总在一亭间。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