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提举刘学士以某论守江之策未行作诗见遗谨次·其二》
《提举刘学士以某论守江之策未行作诗见遗谨次·其二》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自是群公气未平,黠羌何虑不休兵。

欲成江左收贤俊,叹息无人致二生。

(0)
注释
自是:当然是因为。
群公:群臣。
气未平:义愤未消。
黠羌:狡猾的羌人。
何虑:怎能不担心。
不休兵:战争不停止。
欲成:想要实现。
江左:江南地区。
收贤俊:聚集贤能之士。
叹息:感叹。
无人:没有合适的人。
致:招揽。
二生:两位英才。
翻译
这自然是因为群臣的义愤尚未平息,狡猾的羌人怎会不担心战争不会停止。
他想要在江南地区聚集贤能之士,却感叹无人能将那两位英才招揽过来。
鉴赏

此诗是南宋时期文学家苏轼的一首作品,反映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感慨和对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首句“自是群公气未平”表明诗人对于当时朝政不满,认为还有许多不公正之处没有得到解决。"黠羌何虑不休兵"则是说边疆民族(黠羌)依然不安,战争的威胁仍在,国家的安危未定。

接下来的“欲成江左收贤俊”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聚集一批有才能的人士,在长江之南共同实现某种理想。"叹息无人致二生"则是诗人对于自己无法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共同实现目标而感到的失望和无奈,"二生"在这里指的是再次获得生命或重获新生的机会。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的悲哀,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苏轼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在诗中构建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展现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力感。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玉山席上次曹新民韵

绿树当门过屋高,满溪新水系双舠。

千林夜色悬青雨,万顷晴云捲素涛。

鹦鹉倾杯传翠袖,琵琶度曲响金槽。

扬雄赋就风流甚,制得轻红小袖袍。

(0)

寄卢益修

山中旧屋近如何,想见凉云长薜萝。

剡水舟回应载雪,山阴帖在可笼鹅。

相思坐使岁华晚,顾影空怜月色多。

惆怅何人赋《招隐》,淮南桂树不胜歌。

(0)

题苏小小像

花宫玉燕啼酣春,春风劳劳驱梦云。

梦嗔梦喜春不闻,红萱露滴真珠裙。

夜燕玎玲隔窗语,碧纱凝烟咽金缕。

行云妒杀巫山女,芭蕉叶叶黄梅雨。

(0)

蹋鞠篇和铁厓先生二首·其一

江南稚女颜色新,百花楼前蹋绣轮,红蕖小袜不动尘。

不动尘,放娇态。微风来,舞裙带。

(0)

感兴二首·其一

静室无尘少客过,新篁阴曳小坡陀。

朝来始悟春归尽,风里杨花似雨多。

(0)

读宋太史诗文集谩书

金华山下古潜溪,秀发英灵间世奇。

岁久不闻清庙瑟,眼明今见玉堂诗。

百年人物推此老,一代风流当继谁。

颇恨淹留忘坠景,遗编徒使后来悲。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