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子能酣放,安知非酒星。
令人笑嵇阮,未是古沉冥。
白发有何事,狂歌不复醒。
为君作图画,箕踞一峰青。
之子能酣放,安知非酒星。
令人笑嵇阮,未是古沉冥。
白发有何事,狂歌不复醒。
为君作图画,箕踞一峰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陈震方的男子独自饮酒的场景,通过诗人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陈震方豪放不羁的性格与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中“之子能酣放,安知非酒星”两句,以“酒星”比喻陈震方,暗示其饮酒如同星辰般明亮,不仅表达了对陈震方饮酒之豪情的赞美,也暗含了对其精神世界的推崇。
“令人笑嵇阮,未是古沉冥”则进一步赞扬了陈震方不同于传统隐士嵇康和阮籍的形象,他并非真正的沉沦于世事之外,而是以一种更为积极、洒脱的方式面对生活,这种态度超越了传统的隐逸观念,展现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白发有何事,狂歌不复醒”两句,描绘了陈震方虽已年老,却依然保持着狂放不羁的精神状态,他的歌声如同醉酒后的狂歌,无法自醒,这既是对陈震方个人性格的刻画,也是对其精神追求的一种象征。
最后,“为君作图画,箕踞一峰青”表达了诗人希望将陈震方的这一形象通过画作留存下来,同时“箕踞”一词形象地描绘了陈震方坐姿的随意与自在,与“一峰青”形成对比,既展现了人物的个性,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震方独自饮酒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和生活态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赏。
人生本虚舟,汎汎随去住。
名缰苦萦之,奔走在道路。
空馀袒括悲,滂沱几春露。
金闺幸通籍,恩湛亦希遇。
九原如可作,日色射银鹭。
依稀见羹墙,声容非像塑。
心浓地转隔,夜永梦屡屡。
墓门有芭蕉,松桂亦无数。
日落玄猿啼,黄能挂高树。
儿身恨飞鸟,有翼可飞度。
天王重柔远,归使每妪煦。
馆伴劳近臣,皇华载驰骛。
行行古融州,好近星火铺。
六年今始归,一日见坟墓。
黄麻当此时,有不论物故。
寂寥人散后,星月鬼神聚。
咿婴或曲跽,天降此翁妪。
谁无生子孙,唯此称独步。
儿心尚哽咽,不及生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