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一湾双桨举。又送行人,过却吴江浦。
回首津亭天欲暮。碧云如画含残雨。
独倚危舷愁不语。无限吟情,付与崔郎句。
夹岸丹枫无别树。夕阳红到销魂处。
秋水一湾双桨举。又送行人,过却吴江浦。
回首津亭天欲暮。碧云如画含残雨。
独倚危舷愁不语。无限吟情,付与崔郎句。
夹岸丹枫无别树。夕阳红到销魂处。
这首《蝶恋花·吴江道中》由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吴江道中的所见所感。
首先,开篇“秋水一湾双桨举”,以秋水和双桨为引子,勾勒出一幅静谧而悠远的画面,仿佛读者已置身于那波光粼粼的江面之上,感受着微风拂面的清凉与宁静。
接着,“又送行人,过却吴江浦”,点明了此行的目的——送别。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的情感显得格外深沉,每一次送别都承载着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回首津亭天欲暮”一句,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变化巧妙结合,天色渐暗,日暮时分的景象,更添了几分凄凉与孤独。“碧云如画含残雨”,描绘了天空中残留的雨滴与如画般的碧云交织在一起的美丽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映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独倚危舷愁不语”,诗人独自站在船舷上,面对着即将逝去的黄昏,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愁绪,却只能默默承受,无法倾诉。“无限吟情,付与崔郎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诗歌来抒发内心情感的愿望,但又担心自己的才情不足以表达这份深情厚意。
最后,“夹岸丹枫无别树,夕阳红到销魂处”,以红艳的枫叶作为背景,夕阳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渲染出一种凄美而又壮丽的景色。这里的“销魂”二字,不仅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美景,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动与震撼,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秋江送别图,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