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劳常共笑,匆遽忽相违。
已失重归约,应无再见时。
短长前事定,来去几人知。
阴籍更何累,惟馀身后悲。
尘劳常共笑,匆遽忽相违。
已失重归约,应无再见时。
短长前事定,来去几人知。
阴籍更何累,惟馀身后悲。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裳所作的《悼陈伯修殿院》其一,通过“尘劳常共笑,匆遽忽相违”开篇,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感慨。诗人以“已失重归约,应无再见时”点明了离别之痛,预示着再无相见的机会。接着,“短长前事定,来去几人知”则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最后,“阴籍更何累,惟馀身后悲”表达了对逝者身后之事的忧虑以及对离别后悲伤的深刻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离别与生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逝者的深切哀思。
富贵人间有。就如今,秤量阴德,还公最厚。
一郡鹘崙全似旧,春满霜畴稻亩。
近帐外、干将夜吼。
直指禾川弄霆雷,从山阴、鹿健那能走。
都算计,怎担负。单车曲曲穿岩窦。
向迷途、分明一呼,散渠回首。
夹路香花迎拜了,见说家家举酒。
道公是、再生父母。
活一口还添一岁,这一回、活几千千口。
只此事,是公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