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恒山道中》
《恒山道中》全文
明 / 王以悟   形式: 排律

负笈远游学,驰驱燕赵间。

谁云行道苦,宁解我心闲。

□御曾闻冉,步趋窃比颜。

小舟随晚渡,双骑共朝烟。

在在有真乐,不记几经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远游学问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与享受。开篇“负笈远游学,驰驱燕赵间”两句,设定了诗人行走于广阔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丰富的地区之间,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羁绊、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接着,“谁云行道苦,宁解我心闲”表明诗人对那些认为旅途辛苦的人持有不同看法,他更愿意选择这种让内心感到平静和安闲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对现实中的烦恼和束缚的一种抗拒,也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自我实现的精神境界。

“□御曾闻冉,步趋窃比颜”一句中,“□”处应为“曾”,意思是诗人曾经听说过某个地方或人物,随后“步趋窃比颜”则描绘了诗人追寻历史遗迹的行走之情景。

“小舟随晚渡,双骑共朝烟”两句,则转换了画面,从陆地到水上,再次展现了诗人的行动自由和对美好生活的享受。小舟在黄昏时分随波逐流,双骑则是与友人一同策马奔驰于晨雾之中,这些都是诗人追求生活乐趣和精神境界的一种体现。

最后,“在在有真乐,不记几经山”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旅行生活的享受,是一种真实而深刻的心灵愉悦。这里“不记几经山”则意味着诗人已经忘记了自己翻越过多少座山峰,这种忘却是因为心中充满了旅途中的快乐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与生活乐趣的诗人形象。

作者介绍

王以悟
朝代:明

王以悟,字惺所。河南陕县东凡人。明代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中进士,任邢台令。邢台遭荒灾,他上报朝廷求援,设粥棚、置棉衣,救济贫民。他亲自检查救灾事项,还用自己俸禄,赎回穷人卖掉的妻室儿女。天启元年(公元1622年),他调任山西参政,单车就道,行李简陋。后辞官回乡,隐居不仕,专门从事办学。他与张抱初、张春宇,吕豫石等文人学士培育了众多学生。他还著有《常惺惺稿》10卷,《解缚编》2卷。他教授学生著书立说,去世后,在陕州城内建有祠堂。
猜你喜欢

答蔡伯华刑部

衡门方昼掩,特枉法曹过。

良晤寻鸡黍,秋风入薜萝。

名山思裹足,烟雨忆披蓑。

不为沉冥久,逢君白石歌。

(0)

潘子迁过梅华堂待月梁士哲继至

三径蓬蒿在,风流二子过。

狂来忘我懒,坐久觉情多。

竹下黄花酒,风前白雪歌。

徘徊还秉烛,明月待羊何。

(0)

同莫公远张羽王梁公智过道院访陈忠甫

一探壶中隐,居然离俗尘。

石幢阴过午,花院晚留春。

侠烈心相许,萧閒兴是真。

抽簪吾已老,羡尔白云人。

(0)

别舍弟惟仁南归

联床初引兴,?鼓忽惊心。售玉空燕市,思家祇越吟。

微名人竞老,古调独何深。

失路唯堪念,先予到故林。

(0)

佛日过顾汝和观柳公权书兰亭禊帖同许元复文寿承姚元白集

欲寻修禊事,屡问辟疆园。

车马尘方静,莺花日稍暄。

馔蒲供早食,班草对清尊。

莫谓过逢易,三生此共论。

(0)

官舍杂咏·其六

官箴浑不解,侠气顿能销。

素发嗟垂领,红尘屡折腰。

世情飞絮过,乡思断蓬飘。

为甚抽簪未,山中少药苗。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