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初分后,阴阳辨浊清。
三才皆备位,万物有长生。
罔象精通感,淳和道可明。
但求方寸是,剖判应非轻。
混沌初分后,阴阳辨浊清。
三才皆备位,万物有长生。
罔象精通感,淳和道可明。
但求方寸是,剖判应非轻。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宇宙形成和万物生长的宏大场景。"混沌初分后,阴阳辨浊清"表达了天地初开,阴阳两气开始区分,这是中国古代哲学中常见的主题,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赞美。
"三才皆备位,万物有长生"则指天、地、人这三才各归其位,万物得以繁衍生息,展示了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景象。
"罔象精通感,淳和道可明"中的“罔象”通常指的是无形之象,即宇宙间无形的规律。这里强调了自然界中这些无形法则是可以被人所理解和体验到的,而这种理解又使得人的内心充满了淳厚和谐的道德。
"但求方寸是,剖判应非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知识的严肃态度。"方寸"指的是心灵的所在,而"剖判"则意味着深入探讨和分析。整句话强调了对内心真实状态的追求,以及对待知识探索的认真态度。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宇宙万物的生成与生长,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法则的敬畏之情和对生命哲学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内在修养和知识探索的严谨态度。
异乡中,行色里,随分庆初度。
老子今年,五十又还五。
任他坎止流行,吴头楚尾,本来是、乾坤逆旅。
贵和富。此事都付浮云,无必也无固。
用即为龙,不用即为鼠。
便教老却英雄,草庐烟舍,也须有、著闲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