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抽书带秀文房,玉表黄中耐雪霜。
得水成仙最风味,与梅为弟各芬香。
叶抽书带秀文房,玉表黄中耐雪霜。
得水成仙最风味,与梅为弟各芬香。
此诗描绘了叶、书带、玉、黄、雪霜等自然元素,以及水仙与梅的并置,营造出一种高洁、清雅的意境。诗人以“叶抽书带秀文房”起笔,将叶比作书带,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叶的形态之美,也暗喻其知识文化的滋养作用,仿佛文房四宝之一的书带在生长,增添了书房的文气。接着,“玉表黄中耐雪霜”一句,以玉喻叶的质地,黄则指叶色,整体描绘出叶坚韧不拔、耐寒抗冻的品质,象征着高洁和坚毅的精神。
“得水成仙最风味”进一步深化了水仙花的形象,暗示水仙花在水中绽放时的超凡脱俗,如同得道成仙,其独特的香气和姿态展现出一种超凡的韵味。最后,“与梅为弟各芬香”将水仙与梅并列,通过“为弟”的比喻,强调两者虽各有特色,但都散发着芬芳,共同营造了一种和谐共生、相得益彰的氛围,象征着友谊与和谐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高尚人格和精神追求的向往。
呜乎信国公,从容殉大节。
于今五百八十年,遗泽犹留一钩铁。
铁背铭词镌六字,曰圣瑞文天祥制。
诗僧拓墨共流传,我观公物见公志。
公昔生也兆紫云,公及冠也擢状元。
公既相也宋已去,公之死也未五旬。
乌金一握思风度,山河半壁凭分付。
赐字新镌柄上铭,知是登科年后铸。
我闻公性初豪华,唾壶或以和筝琶。
又闻公也自贬抑,军中或佐指挥意。
自从真州夜走空坑败,悲凉柴市铭衣带。
击节高吟《正气歌》,遗器遗文同百代。吁嗟乎!
物之显晦信有时,公之遗爱今在兹。
云孙小印玉带砚,枯桐尾勒青原诗。
乃知物以人重同不朽,足与齐简狐笔良椎武节千秋垂。
晞发参军公知己,琅玕一握恰好相追随。
惜哉象弈图谱四十局,竟随玉㞟埋蒿莱。
尝将臣节论忠义,明季差堪侪宋季。
铁工输与张鳌春,姓名犹得传附骥。
呜呼两公如意从此留人间,艺林歌咏成嘉事。
有宋一代文信国,有明一代赵忠毅。
《送文信国公铁如意歌》【清·吴重憙】呜乎信国公,从容殉大节。于今五百八十年,遗泽犹留一钩铁。铁背铭词镌六字,曰圣瑞文天祥制。诗僧拓墨共流传,我观公物见公志。公昔生也兆紫云,公及冠也擢状元。公既相也宋已去,公之死也未五旬。乌金一握思风度,山河半壁凭分付。赐字新镌柄上铭,知是登科年后铸。我闻公性初豪华,唾壶或以和筝琶。又闻公也自贬抑,军中或佐指挥意。自从真州夜走空坑败,悲凉柴市铭衣带。击节高吟《正气歌》,遗器遗文同百代。吁嗟乎!物之显晦信有时,公之遗爱今在兹。云孙小印玉带砚,枯桐尾勒青原诗。乃知物以人重同不朽,足与齐简狐笔良椎武节千秋垂。晞发参军公知己,琅玕一握恰好相追随。惜哉象弈图谱四十局,竟随玉㞟埋蒿莱。尝将臣节论忠义,明季差堪侪宋季。铁工输与张鳌春,姓名犹得传附骥。呜呼两公如意从此留人间,艺林歌咏成嘉事。有宋一代文信国,有明一代赵忠毅。
https://shici.929r.com/shici/NH7kxLdy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