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桥踏月过山家,风露离披斗柄斜。
半醉半醒疑梦寐,剩留清影付梅花。
溪桥踏月过山家,风露离披斗柄斜。
半醉半醒疑梦寐,剩留清影付梅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漫步于溪边小桥之上,月光洒落,与山间人家相映成趣的场景。风露交加,斗柄斜挂天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凉意的氛围。诗人半醉半醒之间,仿佛置身梦境,四周景物皆化为虚幻,唯有清冷的月影与梅花相伴,留下深刻的印象。
通过“半醉半醒疑梦寐”一句,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在自然美景中迷失自我、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心境。而“剩留清影付梅花”则进一步强调了梅花在这一情境中的独特地位,它不仅映衬着月色,更成为了诗人情感寄托的对象,象征着高洁与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悟和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通过月、露、斗柄、梅花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夜晚行旅图,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幽栖又三冬,好雪无一片。
今晨霭同云,薄暮集微霰。
先声乃如许,落势大可见。
呼儿出门看,通夕知几遍。
听窗复听竹,攲枕不知倦。
终然成底事,寒雨闭深院。
何尝忧瘠田,初不办欢宴。
囊萤已乾死,无以映书卷。
请天收层阴,斗柄行欲转。
爱日上晴轩,如披故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