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容濯濯出天然,每到春来却自怜。
处士门前斜带雨,将军营里细含烟。
柔条无力因垂地,飞絮多情欲上天。
折赠行人离别后,不堪憔悴日三眠。
芳容濯濯出天然,每到春来却自怜。
处士门前斜带雨,将军营里细含烟。
柔条无力因垂地,飞絮多情欲上天。
折赠行人离别后,不堪憔悴日三眠。
此诗《咏柳戏赠任文甫》由明代诗人丁恒所作,通过对柳树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与情感寄托。
首联“芳容濯濯出天然,每到春来却自怜”,以“濯濯”形容柳树的清新脱俗,春来之时,柳树似乎在自我怜惜,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自省。颔联“处士门前斜带雨,将军营里细含烟”,运用对比手法,将柳树的形象置于不同的环境之中,前者描绘了柳树在文人雅士门前,斜倚着细雨,后者则展现其在军营中,细含轻烟,两种情境下柳树的形态各异,既展现了其坚韧不拔的一面,也体现了其柔弱多情的一面。
颈联“柔条无力因垂地,飞絮多情欲上天”,进一步刻画了柳树的柔美与多情。柳枝垂地,仿佛无力支撑,而柳絮则飘扬欲上天,表现了柳树既柔弱又充满生机的特点。尾联“折赠行人离别后,不堪憔悴日三眠”,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与对未来的忧虑。通过折柳相赠这一传统习俗,寄托了对朋友离别的哀伤和对未来的担忧,柳树的憔悴与日三眠,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在不同情境下的形象,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想,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把手西园,有山色、波光相对。
金马客,明朝飞棹,水肥帆驶。
问我年华旬并七,异乡时景春巴二。
最堪怜、游子送行人,垂杨外。
聊小小,旌旗队。
聊且且,笙歌载。
正冥濛烟雨,许多情态。
南北枝头犹点缀,东西玉畔休辞避。
待莼鲈、归思动西风,相携未。
问信江梅,渐推出、红苞绿萼。
堪爱处,平生怀抱,岁寒为托。
瘦骨皱皮犹老硬,孤标独韵难描摸。
怕东君、压住等春来,鞭先著。
止渴事,风烟邈。
和羹事,风波恶。
想翠禽啁哳,笑他都错。
争似花开颓醉玉,月天更引霜天角。
便一年、强作十年人,山中乐。
午枕神游,晓鸡唱、城关偷度。
俄顷里、笋舆伊轧,征夫前路。
路入江南天地阔,黄云翠浪千千亩。
有皤翁、三五喜相迎,邻田父。
旋策杖,寻幽圃。
旋挈榼,陈高俎。
疑此身归去,朱陵丹府。
布谷数声惊梦断,纱窗小阵梅黄雨。
把人间、万事一般看,投芳醑。
犹记长安,共攀折、琼林仙萼。
人已去,年年梅放,怨怀谁托。
和靖吟魂应未醒,补之画手何能摸。
更堪怜、老子此时来,愁难著。
云昼晚,烟宵邈。
春欲近,风偏恶。
早阑干片片,飘零相错。
邂逅聊拚花底醉,迟留莫管城头角。
且起居、魏卫国夫人,闻安乐。
午飙褪暑,向绿阴深处,引杯孤酌。
啼鸟一声庭院悄,日影偷移朱箔。
杏落金丸,荷抽碧筒,景物挨排却。
虚檐长啸,世缘菌簟篔箨。
休问雪藕丝蒲,佩兰钿艾,旧梦都高阁。
惟有流莺当此际,舌弄笙簧如约。
短棹双溪,么锄三径,归计犹谁托。
料应猿鹤,近来都怨离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