砧声将落叶,淅淅动寒帏。
秋色来何处,故人今日归。
远山孤树小,隔水数鸿飞。
却羡君兄弟,舟中话翠微。
砧声将落叶,淅淅动寒帏。
秋色来何处,故人今日归。
远山孤树小,隔水数鸿飞。
却羡君兄弟,舟中话翠微。
这首清代诗人范承斌的《八月送友人还山》描绘了深秋时节的离别场景。首句“砧声将落叶”,以砧声和落叶交织,渲染出一种寂寥而凄清的氛围,暗示着秋天的到来和友人即将离去。次句“淅淅动寒帏”进一步描绘了秋风穿透寒帐的动态感,烘托出离别的冷寂。
“秋色来何处,故人今日归”通过设问,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深深怀念,也流露出淡淡的离愁。接下来,“远山孤树小,隔水数鸿飞”以远山、孤树和飞翔的大雁作为背景,展现出一幅开阔而略带孤独的画面,寓言友人的形单影只。
最后两句“却羡君兄弟,舟中话翠微”,诗人表达出对友人能与兄弟相伴归山的羡慕,以及对友情的向往。"翠微"一词,既指青山,也暗含了隐逸的生活理想,使得整首诗在离别之情中不乏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送别的场景,情感真挚,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昔年曾看钱塘潮,龙山山下乘春涛。
中流回首洲渚变,孤塔不动青崖高。
云昏水暗雨阵黑,雪喷电转潮头白。
浙江亭远乱帆飞,西兴渡暝千花湿。
空江茫茫魂欲断,归来十年惊复见。
浩荡东风满画图,淋漓海气飞人面。
春深故国芳草生,鸱夷遗恨何时平。
重游吊古惜未得,掩卷歌罢空含情。
高秋白露如零雨,促织惊寒近床语。
美人不寐空闺深,共向西风诉离苦。
玉关征人去不归,无书寄与来鸿飞。
背壁孤灯照清泪,谁家急杵敲寒衣?
寒衣八月当寄时,今年独恨衣成迟。
天吴颠倒旧绣裂,春蚕冻损新丝稀。
夜长抱膝三太息,此怀促织那能知。
微霜凄凄月欲没,四壁萧萧声转急。
吟成锦字长相思,万里秋空凝愁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