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秋白露如零雨,促织惊寒近床语。
美人不寐空闺深,共向西风诉离苦。
玉关征人去不归,无书寄与来鸿飞。
背壁孤灯照清泪,谁家急杵敲寒衣?
寒衣八月当寄时,今年独恨衣成迟。
天吴颠倒旧绣裂,春蚕冻损新丝稀。
夜长抱膝三太息,此怀促织那能知。
微霜凄凄月欲没,四壁萧萧声转急。
吟成锦字长相思,万里秋空凝愁碧。
高秋白露如零雨,促织惊寒近床语。
美人不寐空闺深,共向西风诉离苦。
玉关征人去不归,无书寄与来鸿飞。
背壁孤灯照清泪,谁家急杵敲寒衣?
寒衣八月当寄时,今年独恨衣成迟。
天吴颠倒旧绣裂,春蚕冻损新丝稀。
夜长抱膝三太息,此怀促织那能知。
微霜凄凄月欲没,四壁萧萧声转急。
吟成锦字长相思,万里秋空凝愁碧。
这首《促织吟》由元代诗人吴师道所作,描绘了秋夜中促织的叫声和一位思妇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高秋白露如零雨”,以白露比作细雨,形象地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清凉湿润。接着“促织惊寒近床语”一句,通过促织(蟋蟀)的叫声,暗示季节的变换,同时也为下文思妇的孤独情感埋下伏笔。
“美人不寐空闺深”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思妇,她独自在深闺中难以入眠,内心充满了对远方征人的思念。“共向西风诉离苦”进一步强调了思妇的孤独与哀愁,她只能对着西风倾诉自己的离别之苦。
“玉关征人去不归,无书寄与来鸿飞”两句,直接表达了思妇对远征丈夫的思念之情,她渴望得到丈夫的消息,但又只能寄托于南飞的大雁。接下来的“背壁孤灯照清泪,谁家急杵敲寒衣?”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思妇深夜难眠,独自流泪的情景,以及她为丈夫准备衣物的辛劳。
“寒衣八月当寄时,今年独恨衣成迟”两句,将思妇的思念与时间的紧迫感结合在一起,表现了她对丈夫的深切关怀与等待的焦虑。接下来的“天吴颠倒旧绣裂,春蚕冻损新丝稀”两句,通过描述绣品的损坏与新丝的稀少,象征着思妇内心的疲惫与无奈。
最后,“夜长抱膝三太息,此怀促织那能知”表达了思妇长时间的思念与叹息,而促织的叫声却无法理解她的痛苦。末尾“微霜凄凄月欲没,四壁萧萧声转急”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月光即将消失,四周显得更加寂静,思妇的哀愁似乎也更加浓重。而“吟成锦字长相思,万里秋空凝愁碧”则以思妇的锦书表达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万里秋空中的愁绪凝聚成一片碧色,形象地展现了她深深的忧伤与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深刻地刻画了思妇在秋夜中的孤独、思念与哀愁,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情感世界。
记单衣换却。乘晚醉巷曲,斜阳抹角。秋关扣方觉。
转屑梯欹槛,呼尊重酌。吟商鬓薄。
对暝蝉、如话旧约。
傍闲坊、树杪何处,粉香惯度珠箔。
事往,刘郎黯省,劫甚昆池,歌终淮泊。惊飙又作。
颓巢燕,且寻幕。
叹怀沙有赋,无归招汝,归来谁慰落寞。
任鹿川、暂托惟倚,箪瓢自乐。
今夕愁来也。正篷窗、衾寒酒醒,岸钟敲乍。
觅个小鬟能记曲,君亦销魂子野。
算十载、词场恨惹。
露柳烟蒲昏暝极,更蓉汀、暗剪红衣卸。
魂不语,颤灯灺。蓉城旧劫伤心话。
倩才人、哭花双泪,乌阑低写。
我亦樊川伤鬓短,从向舞休歌罢。
只玉骨、都无一把。
湘渚盟鸥辜旧约,蓦铅霜、透入孤篷罅。
羁感积,向遥夜。
清琴愁独谱,听啼鹃声声,唤人悽楚。
无计留春,著游丝、低罥画阑干处。
燕妒莺猜,便消得、韶光如许。
底事东君,芳讯年年,自由来去。
凭阁敲残新句,看浪蝶依依,似忘春暮。
芳草斜阳,忍低眉遥数,天涯归路。
酒浪茶涛,怎洗尽、客襟尘土。
为问园林旧约,明年记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