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白夜将阑,潮平两岸宽。
倚舟人语静,过雨树声寒。
戍鼓城隅觅,船灯水际看。
所期江路迥,何处采芳兰。
月白夜将阑,潮平两岸宽。
倚舟人语静,过雨树声寒。
戍鼓城隅觅,船灯水际看。
所期江路迥,何处采芳兰。
这首《夜泊有怀》由明代诗人于慎行创作,描绘了夜晚泊舟时的宁静与思绪。
首句“月白夜将阑”,以月色之白和夜幕之将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潮平两岸宽”一句,通过描述水面的平静与两岸的开阔,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辽阔。
“倚舟人语静”描绘了舟中人物在月光下轻声交谈的情景,静谧之中透着人情味。“过雨树声寒”则通过雨后树木的声音,暗示了一种清冷的氛围,仿佛是自然界的低语,与人的对话相映成趣。
“戍鼓城隅觅”和“船灯水际看”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角度,展现了夜晚的不同景象。戍鼓的声音在城角回荡,似乎在诉说着边关的寂静与守护者的孤独;而远处船上的灯火,在水面上闪烁,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温暖与希望。
最后,“所期江路迥,何处采芳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郁。在这遥远的江路上,诗人或许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芳兰——那可能是理想、追求或是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场景,同时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斗,六星其状似北斗。
魁上建星三相对,天弁建上三三九。
斗下圆安十四星,虽然名鳖贯索形。
天鸡建背双黑星,天籥柄前八黄精,狗国四方鸡下生。
天渊十星鳖东边,更有两狗斗魁前。
农家丈人狗下眠,天渊十黄狗色玄。
为文通绝境,从宦及良辰。
洛下知名早,腰边结绶新。
且倾浮菊酒,聊拂染衣尘。
独恨沧州侣,愁来别故人。
鸟不解走,兽不解飞。两不相解,那得相讥。
犬不饮露,蝉不啖肥。以蝉易犬,蝉死犬饥。
燕在梁栋,鼠在阶基。各自窠窟,人不能移。
妇好针缕,夫读书诗。男翁女嫁,卒不相知。
惧聋摘耳,效痛嚬眉。我不非尔,尔无我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