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飞泉万斛珠。悬崖千丈落鼪鼯。
已通樵径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
闲略彴,远浮屠。溪南修竹有茅庐。
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
山上飞泉万斛珠。悬崖千丈落鼪鼯。
已通樵径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
闲略彴,远浮屠。溪南修竹有茅庐。
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清幽的景象。首句“山上飞泉万斛珠”以夸张的手法,比喻山上的泉水如万斛明珠倾泻而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瀑布的壮观和灵动。接下来的“悬崖千丈落鼪鼯”进一步描绘了瀑布从高崖直泻而下的场景,暗示了环境的险峻。
“已通樵径行还碍”写出了山中小路曲折,泉水虽美,却也给樵夫行走带来了一些阻碍,增加了画面的真实感。诗人通过“似有人声听却无”,营造出一种空灵而神秘的氛围,仿佛泉水声中隐藏着某种难以察觉的自然之音。
“闲略彴,远浮屠”转向了远处的景致,彴是小桥,浮屠即佛塔,这两句点明了山中的宁静与人文气息。接着,“溪南修竹有茅庐”描绘了竹林深处有简朴的农舍,增添了田园诗意。
最后两句“莫嫌杖屦频来往,此地偏宜著老夫”表达了诗人对这山水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他不厌其烦地前来欣赏,认为这样的地方最适合他的老去生活。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辛弃疾豪放词风中对于自然与宁静生活的独特感悟。
秋风作霜枫叶丹,扁舟未发龙山湾。
山头窣堵半天出,十年笑我几往还。
今年结束值重九,爱此山水照高寒。
亲朋话别情总厚,兄弟白首仍苍颜。
相留一笑不易得,争挈美酒罗盘餐。
登高正尔在高许,下视扰扰真尘寰。
追思姑孰有故事,雅宴亦复同此山。
虽云小异得佳客,主人须猬怀胸奸。
沧波至今洗遗恨,岂若我辈同清欢。
是时郊原新雨足,历历烟树明江干。
放怀自知人境异,极目顿觉天宇宽。
惜无五弦寄妙手,已有征雁横云端。
南飞休论九万里,东游更渡五百滩。
明宵酒醒会相忆,梦绕百级凭飞栏。
武侯与晦翁,千载两名流。
各以一臂力,能镇百世浮。
神游天地间,或为山阿留。
心期有佳人,驾言写幽忧。
水流崖华开,山空明月秋。
桂树影团团,乳鹿鸣呦呦。
荐菊秋盈筐,酌茶花满瓯。
两翁来不来,徘徊驻归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