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宰相莫行其道,何如为谏官倘行其言,我欲转语质永叔;
先天下之忧而忧,不得后天下之乐而乐,君真薄命愧希文。
为宰相莫行其道,何如为谏官倘行其言,我欲转语质永叔;
先天下之忧而忧,不得后天下之乐而乐,君真薄命愧希文。
此联以深沉的感慨,探讨了为官之道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关系。首句“为宰相莫行其道”,直指高位者的责任与困境,暗示高位者往往难以践行理想之道,因为权责与现实之间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这种矛盾不仅体现在个人道德与政治环境的冲突上,更在于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接着,“何如为谏官倘行其言”,则提出了另一种可能的为官方式——谏官。谏官的角色在于直言进谏,批评时弊,其职责相对更为纯粹,也更加接近理想中的为官之道。然而,即便如此,仍需面对“我欲转语质永叔”的自我质疑,即如何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又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道德的纯净。
“先天下之忧而忧,不得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引用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表达了对高尚人格和远大抱负的追求。它强调的是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先,即使个人遭受不公或苦难,也不应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这种精神境界,是对个人命运的一种超越,体现了儒家思想中“仁者爱人”、“君子忧道不忧贫”的价值观。
最后,“君真薄命愧希文”则是对被悼念者的哀叹与敬意。希文是欧阳修的字,这里以欧阳修为例,表达了对逝者命运的同情与敬佩。同时,这句话也暗含了对自身乃至所有官员在实现理想与面对现实困境时所面临的挑战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副挽联通过对比不同官职的为政之道,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理想追求的深度思考,展现了对高尚人格的崇敬与对现实困境的深刻洞察。
我诗苦艰涩,蹇步太行巅。
笔乾砚欲裂,何地觅涌泉。
巧匠愧傍观,袖手不能前。
敝帚徒自珍,捧心岂成妍。
辟舍不获命,属鞬试周旋。
君诗巧层出,浥露晨花鲜。
前辈借波澜,后生敢并缘。
平生程不识,毁不直一钱。
五色烂摩尼,八音和相宣。
挹袂庾开府,拍肩杨盈川。
每发必中的,矢脱无空弦。
我盖三复之,飘飘意欲仙。
此计太冷淡,浪费五彩笺。
不如醉红裙,且听歌喉圆。
况当荷倾盖,莫待栗过拳。
徐看骑鲸伯,一斗挥百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