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其三》
《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其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晁子拙生事,举家闻食粥。

朝来又绝倒,谀墓得霜竹。

可怜先生盘,朝日照苜蓿。

吾诗固云尔,可使食无肉。

(0)
注释
晁子:指晁先生。
拙生事:贫困的生活。
举家:全家。
闻食粥:听说只能吃粥。
朝来:早上。
绝倒:极度失望或震惊。
谀墓:祭扫祖先的坟墓。
霜竹:寒冷季节的竹子。
可怜:可怜的。
先生盘:先生的餐盘。
苜蓿:一种野草,常用于喂马,也指粗劣的食物。
固:本来。
云尔:如此说。
可使:可以让。
食无肉:没有肉食。
翻译
晁先生一生贫困,全家常常只能吃粥度日。
早上他又遭遇打击,为了祭扫祖先的坟墓,只得砍下竹子作为祭品。
那可怜的先生的餐盘,早晨只能照见苜蓿这样的粗食。
我的诗中早有写到,即使生活清苦,也能满足于没有肉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晁补之艰难处境的同情和支持。诗中通过对晁补之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其拙朴而贫困的情况,全家仅能食用粥,而且连这点粥也有断绝的时候。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是墓地里的竹子也被严寒所覆盖。诗人对晁补之持之以恒的品德表示赞赏,并借“先生盘”这一具体物象,强化了对其生活境况的描绘。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自信和支持,认为自己的诗歌即使不能带来物质上的富足,也能在精神上给予晁补之力量。

苏轼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关怀,在这首诗中不仅展现了对友人的关切,更是对困境中的坚守与精神独立的一种颂赞。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读苏叔党汝州北山杂诗次其韵

岩石著幼舆,风月思玄度。
老子放浪心,常恐迫迟暮。
安得世外人,握手相与语。
吾宗甫里公,奇辞赋渔具。
高风邈不嗣,徒有吟讽苦。
霜风吹短衣,何山不堪住?

(0)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

我生本江湖,岁月不可算。
采药游名山,所历颇萧散。
一逢巢居翁,见谓於我馆,酌泉啖松柏,每得造膝款。
行道不自力,残发日已短。
海山故不远,谪限何时满?

(0)

病起书怀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0)

村舍杂书

我本杞菊家,桑苎亦吾宗。
种艺日成列,喜过万户封。
今年夏雨足,不复忧螟虫。
归耕殆有相,所愿天辄从。

(0)

东斋杂书

吾贫无时醒,日月忽遄迈。
空林春采葚,荒垄秋种稗。
孤学有自来,饥死奚足怪。
著书充栋宇,一字不肯卖。

(0)

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
铁骑无声望似水。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
自许封候在万里。
有谁知?
鬓虽残,心未死。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