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关河夕照孤,商声萧瑟起平芜。
汉畿四塞称天府,周室千年纪瑞符。
承露金茎凌缥缈,迎风琳观倚虚无。
悲歌感慨人何在,莫向时平说霸图。
一望关河夕照孤,商声萧瑟起平芜。
汉畿四塞称天府,周室千年纪瑞符。
承露金茎凌缥缈,迎风琳观倚虚无。
悲歌感慨人何在,莫向时平说霸图。
此诗《感秋》(其一)由明代诗人梁有誉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黄昏中,关河孤影与自然景色交织的画面,同时融入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首句“一望关河夕照孤”,开篇即以广阔的视角,将读者带入一个苍茫的秋日黄昏之中,关河的轮廓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孤独,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寂寥的氛围。
“商声萧瑟起平芜”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秋意的肃杀。商声,古代五音之一,常与秋天的萧瑟相联系。平芜,指广阔无垠的草地,此处通过“萧瑟”的商声与“平芜”的景象结合,生动地描绘了秋风过后的荒凉景象。
“汉畿四塞称天府,周室千年纪瑞符”两句,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赞美了汉朝和周朝的盛世。汉畿,指汉朝的国都及其周边地区;四塞,形容地势险要,是国家的天然屏障;“天府”则比喻富饶之地。周室千年纪瑞符,则是赞扬周朝历经千年,国泰民安,象征着吉祥与繁荣。
“承露金茎凌缥缈,迎风琳观倚虚无”描绘了古代皇家建筑的壮丽景象。承露金茎,指皇宫中的装饰物,象征着皇家的尊贵与权力;琳观,可能是宫殿或庙宇的美称。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古代帝王的奢华生活与宏伟气魄。
最后,“悲歌感慨人何在,莫向时平说霸图”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曾经的英雄豪杰已不在,霸业图谋也随时间流逝而消散。诗人提醒人们,不应再沉溺于过去的辉煌,而应面向现实,珍惜和平的当下。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独特感悟,既有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九峰势回合,灵境依此选。
竹藏溪路深,松覆山殿满。
仙坛富芝菌,师塔饱菭藓。
鼎气丹雘混,香烟龙虎篆。
曲沼觞流羽,蔬厨水通笕。
风清鸟声悦,日霁天容善。
双趺迹犹存,二青蜕未远。
卢师几时去,枯柘经年断。
访古足流连,探奇愈纷衍。
黄金布初地,大树斜阳晚。
薄醉御凉飔,缓步入山麓。
月出山蔽之,疏影动林木。
须臾升中天,一色净如沐。
清气通乾坤,好景豁心目。
世人喜美满,香花荐芬馥。
儿女喜团圞,醴酒陈醲郁。
嫦娥意自闲,广寒终古独。
始作作仙人,所得惟清福。
虫吟夜转静,草丰径弥曲。
下山息吾庐,幽兴自然足。
回头望翠微,似有孤云宿。
楚南少人而多石,此语吾闻诸柳侯。
我亦自是石之一,远寻石友来定州。
定州城北众春园,槐柳夹道绿映门。
抠衣直下石公拜,安知中无苏子魂。
黑白相错石之文,盛以芙蓉丈八盆。
惜哉无人作飞雨,不见中流雪流奔。
我为若歌若起舞,平泉木石在何许。
当时不遇苏长公,也应终古閟尘土。
独恨楚石空嶙峋,平生拂拭竟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