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赠吟梅二首·其一》
《寄赠吟梅二首·其一》全文
清 / 沈梧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伤心只为秣陵春,同是天涯浪迹身。

莫说去年明月夜,江南曾有倚楼人。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寄赠吟梅二首(其一)》,由清代诗人沈梧所作。在诗中,诗人以“秣陵春”为引子,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伤心只为秣陵春”,点明了情感的触发点——春天的景色勾起了诗人内心的伤感。秣陵,即南京,这里借指友人所在之地。春天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哀愁形成鲜明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沉。

次句“同是天涯浪迹身”,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共鸣。诗人与友人都漂泊在外,远离家乡,这种相似的经历让他们的距离感变得更为紧密,情感也更加深厚。

后两句“莫说去年明月夜,江南曾有倚楼人”,则将思绪拉回到过去,通过回忆去年的明月之夜,反衬出当前的孤独与思念。诗人提到的“江南曾有倚楼人”,可能是对友人的形象描绘,或者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暗示着两人曾经共享的美好记忆,如今却只能各自在异乡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真挚动人。

作者介绍

沈梧
朝代:清

沈梧(1823—1887),一作沈吾。字旭庭,号古华山农,又号九龙山樵。清无锡人。工诗词,善书法,精丹青。咸丰间游幕京师。著有《蓉湖渔笛词》。收藏甚富,所作山水,有士大夫气,无刻画痕。撰有《石鼓文定本》、《汉武梁祠画象考证》。诗作散失良多,后人将其诗搜罗撰刻一册为《古华山馆劫余稿》。
猜你喜欢

送胡正字分韵得来字

武夷之山高崔嵬,武夷先生贤矣哉。

山中高卧似孤竹,颜苍节劲清无埃。

吾君养老过西伯,不远千里归乎来。

胸中万卷可医国,首荐廊庙真人才。

人言朝奏暮必逐,天颜独为忠言开。

崇文三馆不浪辟,端为天下收奇瑰。

平时论议即涵养,富贵岂以三缄媒。

西京老儒作符命,苍黄投阁良可哀。

何如皇朝有欧范,开口不惮干霆雷。

先生学力到前辈,一时盛事光麟台。

宸衷宵旰急忠谠,伫观前席延邹枚。

先生掉头竟不往,扁舟自载高风回。

道山游从尽英隽,顾我晚进宁容陪。

梅花满枝柳弄色,赋诗送别同衔杯。

吾庐三径亦荒草,松菊怪我何迟徊。

(0)

率饮亭二十绝·其十六

是非何足论,时酒谩消遣。

但把无它肠,聊为在家善。

(0)

端康之间地名越城五山秀峙有蜿蜒飞跃之状山有五龙庙当秦时神媪临江五龙从之游没葬山上庙祀至今灵响甚著乡人以风雨候龙之归因作送迎辞五绝句以遗之·其四

贝阙珠宫不可寻,时因风雨听清吟。

叶公好画真龙出,却恨今无好画心。

(0)

和渊明归田园居六首·其四

平生爱武林,湖山良可娱。

连年兵火作,景物成丘墟。

常愿买一廛,筑室湖上居。

开轩苍翠间,手植松千株。

浮家同志和,来往得自如。

樽中酒不空,乐死不愿馀。

那知今乃尔,此怀坐成虚。

已矣何所道,万法皆本无。

(0)

太平观道士植瑞香于檐庑间可爱颇恨不及其花时为赋小诗

道人心境闲,种花白云乡。

交柯碧珊瑚,薿薿众叶光。

弱质资灌溉,孤根怯清霜。

治畦檐庑间,晏温借朝阳。

我来恨太晚,不见花吐房。

想像正开时,淡紫兼微黄。

濯濯炫秀色,霏霏㒟天香。

空馀风露枝,璀璨绕回廊。

地灵草木润,长与兰蕙芳。

明年花更好,矫首遥相望。

(0)

题东林香山像

大唐受历三百年,文士辈出俱可传。

情虽妩媚中骨鲠,当时只有香山贤。

香山年少谪湓浦,卧听琵琶心独苦。

想得回舟夜半时,半湿青衫泪如雨。

别来江月几番圆,黄芦苦竹空凄然。

风流扫地那复有,但见东风吹白髯。

可怜画手无前辈,欲倩虎头呼不起。

琼枝玉树了无踪,铁拨鹍弦何用尔。

明朝一舸下浔阳,月明依旧空江水。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