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台》
《金台》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古风

东南控瀛海,西北压胡尘。

召公上辅周,文侯方用秦。

子丹养君子,不惜如花人。

昭王礼郭生,崇台悬黄金。

齐方入驺衍,梁邦来剧辛。

从来燕好士,彊国尚功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īntái
míng / zhùyǔnmíng

dōngnánkòngyínghǎi西běichén

zhàogōngshàngzhōuwénhóufāngyòngqín

dānyǎngjūnhuārén

zhāowángguōshēngchóngtáixuánhuángjīn

fāngzōuyǎnliángbāngláixīn

cóngláiyànhǎoshìqiángguóshànggōngxūn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祝允明的《金台》描绘了中国古代东南沿海的强大与西北边疆的稳定,通过历史典故展现了燕国对贤才的重视和对强国之道的理解。首句“东南控瀛海,西北压胡尘”象征着国家领土的辽阔与军事实力的威慑,召公辅佐周室与文侯启用秦国的历史背景,暗示了燕国对治国策略的借鉴。

“子丹养君子,不惜如花人”引用了燕太子丹礼遇贤士的故事,比喻燕国君主对人才的珍视,即使像花朵般娇贵的人才也愿意投入培养。接下来,“昭王礼郭生,崇台悬黄金”则提及燕昭王以重金招揽郭隗,表明其求贤若渴的态度。

“齐方入驺衍,梁邦来剧辛”列举齐国的驺衍和梁国的剧辛被燕国吸引,进一步强调燕国对人才的吸引力。最后两句“从来燕好士,彊国尚功勋”总结全诗,点明燕国历来尊重和倚重人才,认为强大的国家建立在功勋的基础上。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历史典故为线索,赞美了燕国对人才的重视和对强国之道的追求,体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对于历史传承和国家治理理念的反思。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古道傍

古道傍,双垂杨,长风飒飒声欲狂。

行人巳去寂渺茫,黄尘一阵空断肠。

(0)

桂枝香

东风一骑。几日发长安,欲留无计。

猛见柔黄,嫩绿压冰成水。

青山处处青螺小,隐孤村、夕阳鸦背。

那时离别,除非醉后,不教愁死。记岁暮停桡淮沚。

急难甥舅,穷途兄弟。雨妒霜骄,了却半生滋味。

临岐不尽心头事,怯乡愁、难更提起。

渭城人酒,点点滴滴,渭阳人泪。

(0)

天仙子.酷暑

万叠火云堆落照。一抹青山连晚烧。

不教蘋带吐微飔,天转峭。星仍闹。

长安炙就红垆小。枝上忽闻蝉语噪。

为问西风何日到。男儿失足堕京尘,炎也噪。

凉也噪。不如销夏湾中好。

(0)

踏莎行

玉琢娉婷,津含旖旎。青丝细绾双鸳尾。

当时一寸暗同心,临岐总结秋波内。

雁返吴枫,鱼游淮沚。那堪山岳仓皇起。

便寻桃叶到天台,教予懒向空林醉。

(0)

赠寄陈道易·其二

休汝毋言计尽非,麦田虽薄价还微。

吴阊旧俗君应晓,垂橐归来未当归。

(0)

登蛾眉亭有感

回首江南黯澹云,蛾眉亭畔思纷纷。

何因却作姑溪水,流到长江尚不分。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