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失题·其二》
《失题·其二》全文
宋 / 李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吟袖衡云满笔端,马蹄霜迹破朝寒。

据鞍何必须横槊,自有新诗似建安。

(0)
注释
吟袖:形容诗人挥毫泼墨的动作。
衡云:比喻墨色浓郁或文思如云。
满笔端:形容笔下充满诗意。
马蹄:代指骑马者。
霜迹:指霜冻留下的痕迹,也暗示环境的清冷。
破朝寒:打破清晨的寒意。
据鞍:骑在马背上。
何必须:何必一定要。
横槊:横持长矛,古代武将的姿势,这里也可指作诗。
建安:东汉末年的文学时期,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风骨’,此处借指有建安时期的豪放风格。
翻译
衣袖中挥洒着如衡山云雾般的墨汁,笔端流淌着诗意
马蹄踏过霜白的路面,打破清晨的寒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属于五言绝句。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寒冷清晨出征的场景描绘。

"吟袖衡云满笔端"一句,通过“吟”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流露,而“袖”则是古代文人常用来擦拭笔尖的一种布料,这里借指诗人的墨迹。"衡云"意指诗人的思绪飘渺,如同云端,显示出诗人在文学创作上的追求与境界。整句表明诗人笔下生花,文思泉涌。

"马蹄霜迹破朝寒"则描写了清晨的自然景象。"马蹄"指的是马踏出的脚印,而“霜迹”则是霜冻留下的痕迹,意味着天气极其寒冷。"破朝寒"表达了诗人在严冬清晨出发的情形,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坚定的决心和不畏艰难的精神。

"据鞍何必须横槊"中的“据鞍”是指骑手紧握马鞍,准备战斗或长途跋涉。"横槊"则象征着一种准备迎战的姿态。这两字交织出了一种英勇无畏、决心作战的情绪。

最后一句“自有新诗似建安”表明诗人虽然身处险恶环境,但内心依旧充满了文学创作的激情。"建安"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诗人蔡文姬(蔡中郎)的代号,后世常用“建安风骨”来形容一种豪放、悲凉的诗风。这句暗示着诗人即使在艰难困苦之中,也能创作出与古代诗人媲美的佳作。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李廌

李廌
朝代:宋   字:方叔   号:德隅斋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生辰:zhì)(1059-1109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猜你喜欢

古诗五章奉寄徐南卿邹致和二贤良五首·其一

凉风吹庭树,摵摵鸣未已。

中宵起彷徨,所思在君子。

君子昔言别,二月柳始青。

柳今成枯枝,白露泫以零。

合并良独难,日月行当晚。

自非木石心,谁得不怀远。

(0)

安真人肉身

块石中分瞰底深,栾栾遗槁坐岩阴。

如何不是子先辈,风淡月明无处寻。

(0)

武陵晓泛

今朝风日好,来泛武陵溪。

碧水寒依岸,苍林远护堤。

沙光摇野鸟,人语散凫鹥。

二月桃花发,还应处处迷。

(0)

杨白花

轻盈杨白花,风吹渡江去。

金屋闭重重,莫锁杨花住。

(0)

长门春思

露重花垂泣,烟深柳暗颦。

如何清禁里,有此断肠春。

(0)

中秋拨闷用旧韵·其二

晚有悲秋意,秋来此夜分。

可怜清夜酌,尽是白头人。

紫盖终携病,朱陵愿卜坟。

谁能天地外,别去觅乾坤。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