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二十三》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其二十三》全文
南北朝 / 庾信   形式: 六言诗

定律零陵玉管,调钟始平铜尺。

龙门之下孤桐,泗水之滨鸣石。

河灵于是让圭,山精所以奉璧。

涤九川而赋税,乘三危而纳锡。

北里之禾六穗,江淮之茅三脊。

可以玉检封禅,可以金绳探册。

终永保于鸿名,足扬光于载籍。

(0)
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古人对音乐的追求和鉴赏。诗中通过各种精致的比喻,如“定律零陵玉管”、“调钟始平铜尺”,描述了乐器制作的精细程度,体现了当时对于音乐工艺的高标准。

接着,“龙门之下孤桐,泗水之滨鸣石”则描绘了一种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情景,其中“孤桐”和“鸣石”都是古代乐器的材料,其在特定的环境中发声,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这两种物象表达了对自然界音响之美的欣赏。

“河灵于是让圭,山精所以奉璧”则是借助神话中的元素来强化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河灵和山精都是古代传说中的人物或精灵,他们分别将宝玉让给人间,这里象征着音乐如同宝贵之物被赋予人类。

“涤九川而赋税,乘三危而纳锡”可能是在比喻地描述音乐的创作过程,或是对乐器制作中金属材料的提炼过程,体现了诗人对于音乐创作和工艺的敬畏之心。

接下来的“北里之禾六穗,江淮之茅三脊”则可能是在描绘某种地方特有的景象或物产,这里的“北里之禾六穗”、“江淮之茅三脊”可能是指不同地区的农作物和植物,通过这些细节来丰富诗歌的意境。

最后,“可以玉检封禅,可以金绳探册”则是在表达音乐的高雅与神圣,它能够像古代的宝贵文籍一样被珍视和传颂。"终永保于鸿名,足扬光于载籍"则是说这种美好的艺术成就将会流传千古,被后世所铭记。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乐器、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神话元素和地方特色的融入,展现了一个音乐与自然和谐共存,同时又具有崇高艺术价值的理想境界。

作者介绍
庾信

庾信
朝代:南北朝   籍贯:北周时期   生辰:513—581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猜你喜欢

如梦令

永夜更残日尽。画角帘波不定。

四壁透寒声,递到满天秋讯。风紧。风紧。

雁字潇湘惊冷。

(0)

双溪途中作

下双溪接顶双溪,两岸秋风槲叶低。

莫道渔船无泊处,桃花三月认前堤。

(0)

雁门烟雨

雁岭层层拥翠微,一空烟雨漫山飞。

前村踏到园林外,湿透花香近竹扉。

(0)

风物吟·其二

花鼓俳优闹上元,管弦嘈杂并销魂。

灯如飞盖歌如沸,半面佳人恰倚门。

(0)

游弥陀寺赠喝能上人·其一

宦迹重溟外,游情半日閒。

妙香禅室静,灌木鸟音蛮。

种叶常书偈,留云早掩关。

稍闻烹水法,容我坐苔班。

(0)

赤嵌竹枝词·其二

四季番花总是春,牙蕉香檨满盘新。

投来更有菩提果,清供幽斋悟净因。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