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团粉腻翠枝擎,乱碾铢衣降紫冥。
揉雪谩为春晚殿,御风应负饮中灵。
蒂占琼瓣轻如蝶,心袅金丛灿若星。
谁指凌波姑射醉,有人眠月可曾醒。
密团粉腻翠枝擎,乱碾铢衣降紫冥。
揉雪谩为春晚殿,御风应负饮中灵。
蒂占琼瓣轻如蝶,心袅金丛灿若星。
谁指凌波姑射醉,有人眠月可曾醒。
这首宋诗《聚八仙花》是董嗣杲所作,描绘了一种花卉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聚八仙花的形态和神韵。"密团粉腻翠枝擎"形象地刻画了花朵紧实而娇嫩,翠绿的枝条托举着如脂如玉的花团,犹如女子的细腰轻盈。"乱碾铢衣降紫冥"则运用比喻,形容花瓣仿佛仙女的轻纱在紫色的天空中飘落,富有神秘色彩。
"揉雪谩为春晚殿"将花朵比作春日的殿宇,虽美却短暂,暗示了花期的易逝。"御风应负饮中灵"进一步赋予花朵飞翔的动态,似乎它们能驾驭清风,仿佛酒中的精灵般灵动。"蒂占琼瓣轻如蝶"以蝶舞的姿态描绘花瓣的轻盈,"心袅金丛灿若星"则以繁星比喻花蕊的灿烂,展现出聚八仙花的绚丽夺目。
最后两句"谁指凌波姑射醉,有人眠月可曾醒"借用了神话传说,询问是否有仙子如姑射山的仙女般沉醉在这花海中,或是有人在月光下欣赏这美景而忘却醒来。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聚八仙花的美妙与诗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赏和对超凡之美的向往。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