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见雪如麻,不见梅放花。
江北是客路,江南是客家。
厌见雪如麻,不见梅放花。
江北是客路,江南是客家。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江南与江北不同景象的感受,以及对梅花的期待之情。首句“厌见雪如麻”表达了诗人对冬季寒冷景象的厌倦,以“雪如麻”形象地描绘了大雪纷飞的场景,给人以寒冷和压抑之感。接着,“不见梅放花”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特别是对梅花盛开的期待,梅花在严冬之后绽放,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后两句“江北是客路,江南是客家”则通过地理方位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漂泊感与归属感。在“江北”,他可能是异乡的过客,而在“江南”,则仿佛找到了一种归属感,暗示了他对江南的亲近与喜爱。这种情感的对比,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感受,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江南与江北的不同景象,以及对雪与梅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季节更替的敏感、以及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捕捉,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
六国本蚩蚩,弱姬而为嬴。
前锋指督亢,太子呼荆卿。
雪泣视日影,戴头入咸京。
金注岂再掷,不待彼客行。
秦强资盗马,楚霸用绝缨。
取士以度外,能屈四海英。
忆昨燕市上,剑歌有雄声。
狗屠与渐离,皆足托死生。
拈掇苦不广,自致匕鬯惊。
丹诚昧大计,轲亦负虚名。
客中有此奇,寄在何门庭。
早进黄金台,当值数十城。
在燕非一昔,临发乃经营。
岂惟剑术疏,好谋不好成。
千秋博浪椎,一击非凡情。
和风散晴霭,冷露晞春阳。
步出闺中姝,采捋陌上桑。
冶容事窈窕,秾艳飘芬芳。
髻拥黄金钗,耳垂明月珰。
湘绮以为衣,紫罗以为裳。
使君爱青年,下马揖红妆。
为言孤凤鸟,欲效双鸳鸯。
妾身名家女,夫婿侍中郎。
豪气万人上,美躯七尺长。
朱门白玉阶,锦鞍青丝缰。
尔今在长坂,妻亦守空房。
游侠恐相继,能忍容为娼。
东山高卧如龙蟠,天下苍生望谢安。
徵书再下翻然起,五十不妨初作官。
征西将军姓桓者,致我胡为居幕下。
新亭狎视犹小儿,流汗何人面如赭。
北兵百万次淮淝,别墅与客方围棋。
捷书已至未终局,江上阿玄班捷师。
高怀磊落多长技,谁识向来游戏事。
后世风流强慕之,登山也复携歌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