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空飞雪满,天地玉壶中。
一色梨花月,千家柳絮风。
山童候虚牖,吟客载孤篷。
试问阳春曲,何如白战工。
寒空飞雪满,天地玉壶中。
一色梨花月,千家柳絮风。
山童候虚牖,吟客载孤篷。
试问阳春曲,何如白战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雪景图,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冬日的寒冷与雪景的纯净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寒空飞雪满,天地玉壶中”以“玉壶”比喻雪后的世界,形象地展现了雪花覆盖大地的景象,给人一种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的感觉。接着,“一色梨花月,千家柳絮风”两句,将雪夜的月光比作梨花,将飘落的雪花比作柳絮,生动地描绘了雪夜的静谧与美丽,同时也暗示了季节更替的自然规律。
“山童候虚牖,吟客载孤篷”则通过儿童和诗人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雪夜的氛围。山童在窗边等待,可能是在期盼着雪停后的乐趣;而吟客乘着孤舟,或许是在雪夜中寻找灵感,或是独自品味这份宁静与孤独。这两句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最后,“试问阳春曲,何如白战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雪景之美的赞叹。阳春曲指的是春天的乐曲,而白战工则是指雪景的描绘技巧。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雪景与春景进行对比,强调了雪景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