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过赣江别同年徐宪副辱以楚游诗见示且索近作书此寄之二首·其一》
《再过赣江别同年徐宪副辱以楚游诗见示且索近作书此寄之二首·其一》全文
明 / 林大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复此虔台会,翻疑昨日逢。

山留登眺处,水写别离踪。

楚迹多乘兴,新诗得大宗。

应怜倦游者,犹自问雕龙。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林大春所作的《再过赣江别同年徐宪副辱以楚游诗见示且索近作书此寄之二首》的第一首。诗中描绘了再次与友人在虔台相会的情景,仿佛昨日重逢一般,充满了温馨与怀念。诗人通过山川的景色,细腻地刻画了别离的痕迹,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楚地游历的赞赏和对新诗创作的期待。

“复此虔台会,翻疑昨日逢。”这两句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错觉,让读者感受到诗人与友人重逢时的惊喜与恍惚。虔台作为相聚之地,不仅承载着现实的相遇,也仿佛连接着过去的记忆,使得这次重逢显得尤为珍贵。

“山留登眺处,水写别离踪。”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与情感的交融。山峦留下了登高远眺的痕迹,水波则记录了离别的轨迹。山与水,既是自然界的元素,也是情感的载体,它们见证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别离时的不舍与感慨。

“楚迹多乘兴,新诗得大宗。”这两句赞美了友人楚地游历的经历,以及由此激发的丰富创作灵感。楚地的风土人情、历史遗迹激发了友人的创作热情,使得他的新诗作品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这不仅是对友人艺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对诗歌创作源泉多样性的赞颂。

“应怜倦游者,犹自问雕龙。”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游历生涯的同情与敬意。在旅途中,游子难免会感到疲惫与孤独,但友人仍然坚持追求艺术的极致——“雕龙”,即精雕细琢诗文,展现出对艺术不懈追求的精神。这一句既是对友人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也是对自己乃至所有追求艺术之人的一种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友情、艺术创作等多个层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次相聚的记录,更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与共鸣,体现了明代文人之间深厚的人文情怀和艺术追求。

作者介绍

林大春
朝代:明

(1523—1588)明广东潮阳人,字邦阳,一字井丹。嘉靖二十九年进士。授行人,累官浙江提学副使,致高拱私党于法,为言官论劾,罢官。有《井丹集》。
猜你喜欢

点绛唇·夜桂飘香

夜桂飘香,西风淅淅寒窗悄。
素娥相照。
倍觉秋光好。
花本无情,刚被诗情恼。
知音少。
为花歌笑。
醉向花前倒。

(0)

点绛唇·潇洒寒林

潇洒寒林,玉丛遥映松篁底。
凤簪斜倚。
笑傲东风里。
一种幽芳,自有先春意。
香风细。
国人争媚。
不数桃和李。

(0)

南歌子·素节秋强半

素节秋强半,嘉名久最宜。
霜风簌簌下天涯。
幸有佳朋何惜、共登危。
月窟诸仙子,天宫两白眉。
相逢不醉定无归。
笑问黄花重约、是何时。

(0)

南歌子·咳唾琼珠璀

咳唾琼珠璀,精神冰玉寒。
不求名利不谈玄。
明月清风相对、自怡然。
潇洒真仙隐,繁华小洞天。
薰风飒飒度虞弦。
更拥姬姜何惜、醉华年。

(0)

南歌子·天宇霜风净

天宇霜风净,雷封露气寒。
群贤高宴胜龙山。
中有仙翁绿鬓、更朱颜。
北阙心犹壮,老杜九日诗云:“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
”东篱兴未阑。
年年身健足清欢。
后会不妨重约、醉长安。

(0)

南歌子·人在烟云里

人在烟云里,山横碧落旁。
望中缥缈是仙乡。
幸有佳朋、何惜醉斜阳。
公子传杯速,骚人练句忙。
悠然此兴未能忘。
似觉庭花、全胜去年黄。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