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云边鹤,铮铮壁上琴。
幽人称幽独,知己贵知心。
许我一片石,随僧共入林。
隔江招手处,相望在高深。
皎皎云边鹤,铮铮壁上琴。
幽人称幽独,知己贵知心。
许我一片石,随僧共入林。
隔江招手处,相望在高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皎皎云边鹤”,以鹤的形象象征着高洁与自由,它在云边翱翔,既表现了鹤的自然属性,也寓意着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鹤的“皎皎”之态,更添了几分清冷与孤傲。
次句“铮铮壁上琴”,以琴声喻指心灵的共鸣与高雅的品味。琴声“铮铮”,既有音乐的美妙,也暗示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沉。这不仅是对音乐的赞美,更是对知音难遇的感慨。
“幽人称幽独,知己贵知心。”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对真正知音的珍视。幽人,指的是隐居山林之人,他们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知心,意味着在茫茫人海中能找到心灵相通的朋友,这是人生一大幸事。这两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精神世界和人际关系的重视。
“许我一片石,随僧共入林。”诗人希望得到一块石头作为陪伴,与僧侣一同漫步于林间,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是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这一细节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淡泊的态度,以及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最后两句“隔江招手处,相望在高深。”描绘了一幅江边相望的情景,虽然相距遥远,但心灵相通,情感深厚。这不仅是一种空间上的距离感,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契合与理解。诗人通过这样的场景表达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知音的珍视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而动人,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作品。
张子美少年,濯濯春月柳。
夜窗三尺琴,六籍洞户牖。
我游承明庐,见此真益友。
金匮共校雠,过眼十八九。
僚吏坐俗谈,语乃不出口。
美哉德如玉,温缜世未有。
近诏开东观,天章烂琼玖。
我本木强人,技已陈刍狗。
君胡亦不留,得州大如斗。
男儿抱奇气,荣进付之偶。
血指古则然,今何忽袖手。
但莫负所学,千载有不朽。
北风号枯桑,落叶满林薮。
过君蓟南门,山色照尊酒。
监州岂不佳,千里离父母。
愿回判花笔,桑麻劝南亩。
竹马歌儿童,定胜牛马走。
明年我南归,云卧鼻雷吼。
当哦山中诗,寄君一搔首。
任宿须句国,烟云拥汶河。
长亭东接岱,短棹北通阿。
万井楼台壮,千郊衍沃多。
无盐城突兀,司隶石嵯峨。
夜月喧箫鼓,春风扇绮罗。
钿车香不扫,步障锦相摩。
地尚雄千乘,人犹慕四科。
故侯敦学校,俊士乐弦歌。
紫闼悬金榜,朱楼响玉珂。
自天沾湛露,率土育菁莪。
衮冕明虫藻,樽罍列象牺。
淹中书在否,稷下事如何。
沂咏难逢点,邹迁尚忆轲。
明朝燕赵去,万事付沧波。
幽意在云谷,高风怀考亭。
东西虽异地,复此托嘉名。
杳霭翠峰合,氤氲佳气生。
窗虚白日晚,衣润暑天清。
坐石对仙客,焚香观道经。
松花宜酒味,泉响当琴声。
窈窕绝尘鞅,逍遥违世情。
何当托栖遁,服食致遐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