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治圃杂书二十首·其十九》
《治圃杂书二十首·其十九》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芍药抽红锐,荼蘼缒绿长。

几家蚕落纸,比屋燕分梁。

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

诗成懒磨墨,拄杖画苔墙。

(0)
注释
芍药:一种观赏植物,有鲜艳的花朵。
荼蘼:春季开花的植物,花期较晚。
缒:下垂。
长:长长的。
蚕落纸:指蚕茧丰收,比喻生活富饶。
比屋:家家户户。
燕分梁:燕子分巢,象征新生活的开始。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雨水充足,适宜播种。
深春:春天的深入。
茶烟:煮茶时升起的水汽。
永日:整天。
磨墨:研磨墨汁以写字或作画。
拄杖:手拄拐杖。
苔墙:长满青苔的墙壁。
翻译
芍药花儿绽放出鲜艳的红色,酴醾藤蔓垂下碧绿的枝条。
许多人家的蚕茧已经收获,燕子忙着分巢筑窝在屋梁上。
谷雨时节,春天已进入深处,整天都能闻到浓郁的茶香。
写完诗后懒得磨墨,我倚着拐杖在墙上画着青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开篇“芍药抽红锐,荼蘼缒绿长”两句,写出了早春时节,花卉竞相开放的情景,其中“芍药”指的是一种香气浓郁的花朵,它们在初春时分外抽出鲜红色的花苞,而“荼蘼”则是野草的一种,这里的“缒绿长”形容其生长迅速,颜色深绿。

接着,“几家蚕落纸,比屋燕分梁”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养蚕的家庭与筑巢的燕子联系起来,展现了春天农家的劳作景象和生机勃勃的自然界。这里的“几家”暗示了村落中的普遍现象,“纸”是指当时用来养蚕的工具,而“比屋”则形容燕子在各自的房屋梁上筑巢的景象。

第三句“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描绘的是春季即将到来的预兆以及人们品茶的情景。“谷雨”指的是春天特有的细雨,“深春”则是时间的标志,而“茶烟”和“永日香”则是对当时农家或士人生活中品茗习俗的描写,表现了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最后,“诗成懒磨墨,拄杖画苔墙”,表达了诗人创作诗歌后懒于再次动笔,却又拿起拐杖在长满苔藓的旧墙上涂鸦的情形。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安逸的田园生活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小酌元卫弟听雨

小阁临流暑气清,藕花的的照人明。

移床更近栏边坐,要听棋声杂雨声。

(0)

嘉树

残芳不入眼,爱此嘉树秀。

青云重欲垂,翠幄远相斗。

轻凉迎早夏,繁影乱清昼。

兹日更徘徊,聊携一樽酒。

(0)

送王奉议知吴江县

闻说吴江上,长桥百丈虹。

蚝粘能固本,人度若乘空。

明委三秋月,清来万里风。

君知此为政,名惠广无穷。

(0)

蓬莱飞峰

海上神山名自昔,来去随潮无定迹。

天人俯览念虚浮,六鳌顶戴穷神力。

群仙贝阙蕊珠宫,多种瑶芝琼草碧。

依然根著不坚牢,飞入石堂作南壁。

螺纹蛎迹石龙存,云气随潮时雨湿。

仙风飒爽生羽翰,招纳霓裳羽衣客。

试登绝顶望五湖,高楼洞天才咫尺。

药炉灰冷多登真,九转丹成人未识。

云间鹤迹托来篇,王邓真人久相忆。

(0)

颂二首·其一

杰出丛林是赵州,老婆勘破有来由。

而今四海清如镜,行人莫与路为雠。

(0)

和童敬重

空山木叶下,坐观不二门。

茶香舌本甘,直探天地根。

两袖江海风,眼前见夫君。

十年戎马间,未发诗与文。

逐禄士之常,一廉减万想。

六经在日用,论说漫深广。

躬行能尺寸,光燄长万丈。

世波易溺人,外此无保障。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