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抽红锐,荼蘼缒绿长。
几家蚕落纸,比屋燕分梁。
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
诗成懒磨墨,拄杖画苔墙。
芍药抽红锐,荼蘼缒绿长。
几家蚕落纸,比屋燕分梁。
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
诗成懒磨墨,拄杖画苔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风光图。开篇“芍药抽红锐,荼蘼缒绿长”两句,写出了早春时节,花卉竞相开放的情景,其中“芍药”指的是一种香气浓郁的花朵,它们在初春时分外抽出鲜红色的花苞,而“荼蘼”则是野草的一种,这里的“缒绿长”形容其生长迅速,颜色深绿。
接着,“几家蚕落纸,比屋燕分梁”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养蚕的家庭与筑巢的燕子联系起来,展现了春天农家的劳作景象和生机勃勃的自然界。这里的“几家”暗示了村落中的普遍现象,“纸”是指当时用来养蚕的工具,而“比屋”则形容燕子在各自的房屋梁上筑巢的景象。
第三句“谷雨深春近,茶烟永日香”,描绘的是春季即将到来的预兆以及人们品茶的情景。“谷雨”指的是春天特有的细雨,“深春”则是时间的标志,而“茶烟”和“永日香”则是对当时农家或士人生活中品茗习俗的描写,表现了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最后,“诗成懒磨墨,拄杖画苔墙”,表达了诗人创作诗歌后懒于再次动笔,却又拿起拐杖在长满苔藓的旧墙上涂鸦的情形。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也反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宁静安逸的田园生活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平和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小阁临流暑气清,藕花的的照人明。
移床更近栏边坐,要听棋声杂雨声。
闻说吴江上,长桥百丈虹。
蚝粘能固本,人度若乘空。
明委三秋月,清来万里风。
君知此为政,名惠广无穷。
海上神山名自昔,来去随潮无定迹。
天人俯览念虚浮,六鳌顶戴穷神力。
群仙贝阙蕊珠宫,多种瑶芝琼草碧。
依然根著不坚牢,飞入石堂作南壁。
螺纹蛎迹石龙存,云气随潮时雨湿。
仙风飒爽生羽翰,招纳霓裳羽衣客。
试登绝顶望五湖,高楼洞天才咫尺。
药炉灰冷多登真,九转丹成人未识。
云间鹤迹托来篇,王邓真人久相忆。
空山木叶下,坐观不二门。
茶香舌本甘,直探天地根。
两袖江海风,眼前见夫君。
十年戎马间,未发诗与文。
逐禄士之常,一廉减万想。
六经在日用,论说漫深广。
躬行能尺寸,光燄长万丈。
世波易溺人,外此无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