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泰山》
《登泰山》全文
元 / 张养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

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

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

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ēngtàishān
yuán / zhāngyǎnghào

fēngyúndàotiānguānkuàishēngpíngyǒuguān

wànzhōuyānjiǔdiǎngèngcānghǎisān竿gān

xiàngláijǐngchùfāngzhīàijīnhòucháojuékuān

xiàopāihóngyǒngxīnzuòmǎnkōngshēngxiàgāohán

注释
齐州:即济南。
烟九点:形容泰山烟云缭绕中群峰罗峙。
化用李贺《梦天》诗句:“遥望齐州九点烟。

井处:居处狭隘,即其下句所言巢居,眼界窄,活动区域小。
洪崖:仙人名,也是山名,在江西省新建县西南,传说上古仙人洪崖得道于此,崖以仙名。
山下有炼丹井,名崖井。
满空笙鹤:传说仙鹤从空而降,接仙人乘鹤在天上的笙乐声中升天而去。
高寒:指天上仙人居处。
翻译
伴着和风、轻云一口气登上了南天门,平生能有如此美妙的游览令人多么高兴。
终于看到了“齐烟九点”的古老奇观,也一睹了“泰山日出”的壮丽美景。
以前居住狭窄知识浅薄犹如井底之蛙,今后就算住到鸟巢好像也会觉得海阔天空。
笑拍着洪崖仙人的肩膀咏唱新歌,满天的仙乐飘然而下与大地、与泰山共鸣。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张养浩的《登泰山》,描绘了作者登临泰山的壮丽景象和内心感受。首句“风云一举到天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豪迈与艰辛,仿佛风云相随直上云霄。"快意平生有此观"表达了作者对眼前壮观景色的由衷喜悦,认为这是人生难得的快意体验。

接下来的两句“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通过描绘泰山之巅的景象,将齐州的烟雾与日出的壮观结合,展现出泰山的雄浑与历史的沧桑。"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诗人以井底之蛙的视角比喻自己的狭窄见识,而今站在泰山之巅,视野开阔,心境也随之宽广。

最后,诗人“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表达了自己的欣喜之情,想象着在这样的高寒之地吟咏新诗,仿佛有仙鹤笙歌相伴,意境悠远,充满了超脱尘世的诗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泰山为背景,寓言个人心境变化,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有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登高抒怀的典型风格。

作者介绍
张养浩

张养浩
朝代:元   字:希孟   号:云庄   籍贯:山东济南   生辰:1269—1329年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猜你喜欢

公择用前韵嘲戏双井

万仞峰前双井坞,婆娑曾占早春来。

如今摸索苍龙璧,沈井铜瓶漫学雷。

(0)

又戏为双井解嘲

山芽落硙风回雪,曾为尚书破睡来。

勿以姬姜弃蕉萃,逢时瓦釜亦鸣雷。

(0)

十四弟归洪州赋莫如兄弟四章赠行·其三

志欲收九族,别离乃同生。

谁能成此意,惟有孔方兄。

(0)

十四弟归洪州赋莫如兄弟四章赠行·其一

恼人自作乐,休休莫莫莫。

相看将白头,止有不如昨。

(0)

棋声

何处仙翁爱手谈,时闻剥啄竹林间。

一枰子玉敲云碎,几度午窗惊梦残。

缓著应知心路远,急围不放耳根闲。

烂柯人去收残局,寂寂空亭石几寒。

(0)

挽卫山斋·其二

武公后裔有仍孙,德望才名世所尊。

拟向山中专注易,忽传地下趣修文。

月楼不复赓诗句,春阁犹思共酒樽。

痛恨死生千古隔,西风吹泪湿秋云。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