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静姿仪简旷纵,结庵深对大茅峰。
坐忘世故愁应少,道断人情语亦慵。
万里信音凭鹤到,一厨烟火倩猿供。
几时归侍虚皇驾,七色霞衣九色龙。
澹静姿仪简旷纵,结庵深对大茅峰。
坐忘世故愁应少,道断人情语亦慵。
万里信音凭鹤到,一厨烟火倩猿供。
几时归侍虚皇驾,七色霞衣九色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隐居山林的生活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澹静姿仪简旷纵”一句,形容道士的气质宁静而又不失洒脱,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接着,“结庵深对大茅峰”,则是具体描绘了道士居住的地方,是一处深远的山谷,面对着连绵的大茅峰,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隐逸之境。
“坐忘世故愁应少”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能够暂时忘却尘世间的烦恼和忧愁,心境变得异常宁静。紧接着,“道断人情语亦慵”,则意味着与外界的联系已经很少,即便是言语交流也显得懒散无力,这进一步强化了诗中那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万里信音凭鹤到”一句,通过鹤传递信息这一意象,传达了一种远距离沟通的方式,同时也反映出对道士精神世界的向往。下句“一厨烟火倩猿供”,则是描写生活的自足与简单,尽管环境艰苦,但仍能保持一份宁静和从容。
最后两句,“几时归侍虚皇驾,七色霞衣九色龙”表达了诗人对道士最终能够达到修炼成仙、侍奉神灵的美好愿景,以及对于那种非凡境界的向往。七色霞衣和九色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神仙形象,象征着高洁与权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道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