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屋寒塘水气空,竹篱疏映拒霜红。
笛声犊返斜阳里,人语鸡鸣晓露中。
酒兴并高时岁稔,诗情多向菊花丛。
年来古木稀能贵,留得孤松在社东。
绕屋寒塘水气空,竹篱疏映拒霜红。
笛声犊返斜阳里,人语鸡鸣晓露中。
酒兴并高时岁稔,诗情多向菊花丛。
年来古木稀能贵,留得孤松在社东。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秋日乡村画卷。首联“绕屋寒塘水气空,竹篱疏映拒霜红”以寒塘、竹篱和拒霜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拒霜花在疏竹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展现出秋日的勃勃生机。
颔联“笛声犊返斜阳里,人语鸡鸣晓露中”则通过笛声和牛羊归家的画面,以及鸡鸣与晨露的自然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生活气息。斜阳下的笛声悠扬,鸡鸣声中的人语,都充满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和谐。
颈联“酒兴并高时岁稔,诗情多向菊花丛”表达了诗人对丰收季节的喜悦之情,以及在菊花盛开的田野中寻找灵感的诗意生活。酒兴与诗情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尾联“年来古木稀能贵,留得孤松在社东”则以古木的稀少反衬出孤松的独特价值,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自然之美的永恒追求。孤松不仅存在于社东,更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坚守与执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日乡村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及对精神品质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前有樽酒,听我浩歌。
人生功成身既退,对酒不饮当如何。
疏傅还家头未白,散尽黄金宴宾客。
陶公晚赋归去辞,醉倚东篱玩秋色。
先生早岁守名州,曳裾更向王门游。
曾分光禄黄封酿,屡泛宫筵白玉瓯。
只今脱却朝簪去,归隐云林最深处。
时同北海倒芳樽,日对南山得佳句。
衡门三径镇长开,载酒从人问字来。
兴酣高卧北窗下,清风明月共徘徊。
功名期宦成,文章止词达。
千载求全能,如何罕奇拔。
夙抱稽古志,纂言穷檃括。
幽阐新机深,精思元化斡。
岂徒贲皇猷,将以继往末。
抚今不自足,乃复耻被褐。
好爵难久縻,世途多忉怛。
放意乐丘园,长歌襟抱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