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盘屈白云凝,竹径通幽水石清。
门对演仙千古在,道人何事学无名。
碧山盘屈白云凝,竹径通幽水石清。
门对演仙千古在,道人何事学无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山水画卷。首句“碧山盘屈白云凝”以动态的山峦和静止的白云形成对比,展现出山的蜿蜒曲折与云的凝滞不动,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深远的氛围。接着,“竹径通幽水石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竹林小径通往一片幽静之地,溪水清澈见底,岩石点缀其间,更添几分自然之美。
“门对演仙千古在”一句,将视线引向一处古老的庵堂,门前似乎还留有仙人的足迹,暗示着这里曾有过非凡的传说或故事,增添了神秘色彩。最后,“道人何事学无名”则以一个问句收尾,引人深思。道人为何要追求无名?是对于名利的淡泊,还是对于内心的修炼?这一问,不仅为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富有哲思的结尾,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洞察,是一首充满意境和哲理的作品。
华人以娼为败风,东人以娼作奉公。
王家徵税夜夜同,公娼厅事明灯红。
插花盈头发一蓬,花布裹身舞氋氃。
贴腰作褥系腰后,人各一端摇玲珑。
比目交颈记点钟,无遮、无碍雌与雄。
从此烟花添故事,不须羞涩如吴侬。
海疆起戎马,七日陷全台。
争望王师至,慷慨蓝侯来。
舟楫上鲲身,风利布帆开。
指挥悉如意,澄清见将才。
小丑不足数,大敌何有哉!
海岱千里间,事后薙蒿莱。
最难戎幕里,帷幄储真材。
鹿洲蓝先生,文治佐鸿裁。
至今海山际,文章达上台。
谁知陵谷事,扫地如尘埃!
怀古心滋戚,感时心愈哀。
当初凭眺地,处处生莓苔。
三年兵燹内,楼舍为煤炱。
礼乐亦已废,坛庙况又灾。
鲁国有诸生,抱器耻徘徊。
招魂望漳浦,酌酒祭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