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于肃悯旌功录有感·其二》
《读于肃悯旌功录有感·其二》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老臣自处危疑地,天下遑遑尚握兵。

千载计功真足掩,一时起事岂无名。

未论时宰能生杀,须信天王自圣明。

地下有知应不恨,万人争看墓门旌。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名为《读于肃悯旌功录有感(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于肃悯的评价与感慨。

首联“老臣自处危疑地,天下遑遑尚握兵”描绘了于肃悯在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中,虽身处险境仍掌握兵权,展现了其深谋远虑与决断力。

颔联“千载计功真足掩,一时起事岂无名”赞扬于肃悯的功绩足以流传千古,即便是在短暂的一时之间,他的行动也并非毫无意义或正当性。

颈联“未论时宰能生杀,须信天王自圣明”指出权力的行使不应仅依赖于当权者的意志,真正的正义与公正应来自更高的道德标准和智慧。

尾联“地下有知应不恨,万人争看墓门旌”表达了对于肃悯的敬仰之情,认为即使他在世时遭遇误解或不公,但后人会认识到他的价值,为他立碑树旌,以示纪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反映了作者对于公正、智慧以及历史人物贡献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秋日过方晦叔书院

蝉咽高枝秋满城,当轩松桂助幽情。

地开清沼月相映,石作孤峰云自生。

醉后转多忧国思,病来偏得著书名。

讵凭狗监吹嘘力,献赋于今陋马卿。

(0)

游嵩高山同莫子明

相约登攀兴欲飞,山风吹我薜萝衣。

碑存汉代莓苔古,地接周京气色微。

二室仙踪云共渺,三花灵种月交辉。

夜深谈罢长生诀,笙鹤犹疑天外归。

(0)

答朱醉石上舍见寄次来韵

同怀两地旷交游,特向汾阴问去留。

昭代应怜鹦鹉赋,丽情莫讶鹔鹴裘。

几经风雨人间路,独揽云霞海上楼。

西隔太行书万里,杜蘅又老大江秋。

(0)

和人金陵春日感兴

吴客风流似季鹰,钟山佳丽兴堪乘。

高台凤去还临眺,胜地龙蟠几废兴。

九陌晴云通玉阙,三江春水抱金陵。

莫愁何处歌杨柳,独听黄鹂思不胜。

(0)

章景南署中对竹

谁种此亭竹,当樽一问君。

相看成野意,自觉远尘氛。

幽色霜前见,秋声月下闻。

醉来堪隐几,清梦入湘云。

(0)

送蒋判官子重之泰安

策马齐中道,行当佐郡忧。

城连岱云起,地接海天浮。

赋税徵兵日,星霜报国秋。

有怀时北望,寒雁下河洲。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