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巘层层秀,兰舟故故来。
登临逢鸟语,倚徙看峰回。
衣湿飞花雨,鞋粘匝径苔。
杖藜随所适,吟罢漫传杯。
仙巘层层秀,兰舟故故来。
登临逢鸟语,倚徙看峰回。
衣湿飞花雨,鞋粘匝径苔。
杖藜随所适,吟罢漫传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卷,充满了自然之美与诗人的情感流露。首句“仙巘层层秀”以“仙巘”形容山峦之秀丽,仿佛仙境一般,层层叠叠,展现出山的壮丽与神秘。接着,“兰舟故故来”则以“兰舟”比喻轻盈的小船,暗示着诗人或友人乘船而来,为这静谧的山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登临逢鸟语,倚徙看峰回”两句,通过“鸟语”和“峰回”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美。鸟儿在空中自由飞翔,发出悦耳的鸣叫声,而山峰在诗人的视线中缓缓回转,形成了一种动态的美感。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景色,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叹。
“衣湿飞花雨,鞋粘匝径苔”则是对春雨细密、花瓣飘落的细腻描绘。雨水打湿了诗人的衣裳,花瓣随着雨滴飘落,沾满了小径上的青苔。这一场景既展现了春天的湿润与生机,也暗示了诗人漫步于自然之中,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最后,“杖藜随所适,吟罢漫传杯”表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手持藜杖,随意行走,吟诗之后,与友人共享酒杯,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那份宁静与和谐。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少年祗北觐,初命戒南驰。
虎踞石城壮,龙蟠钟阜奇。
国崇根本地,政肃纪纲司。
佐幕先修己,趋台自履卑。
小心勤职务,一意谨操持。
有过须知改,凡痾莫已医。
赴公恒起早,退食每归迟。
损友非吾类,前贤尽我师。
谦虚终受益,敖惰恐招危。
寡欲堪常乐,多营枉自疲。
勿贻君子贱,何畏小人嗤。
馀力披书卷,平时远酒卮。
夭桃朝暮色,贞桧雪霜姿。
永矢平生志,毋因薄俗移。
每虞端有道,万邑洁无私。
左右亲规诲,兴居视表仪。
顾余今潦倒,念尔远暌离。
行矣图树立,庶当光远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