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
《咏史》全文
明 / 陈子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大树无言自息机,蔓条有刺只钩衣。

诸君若畏饥蛟起,拔剑横流看佽飞。

(0)
鉴赏

这首诗以“咏史”为题,由明代诗人陈子壮所作,通过对比大树与蔓条的不同特性,以及借由“饥蛟”与“佽飞”的典故,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历史人物的评价。

首句“大树无言自息机”,形象地描绘了大树的稳重与沉默,它不言不语,却能自然地平衡自身,象征着一种内在的和谐与力量。这里的“息机”可以理解为自然规律或内在的平衡状态,强调的是事物发展中的自然法则。

次句“蔓条有刺只钩衣”,则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蔓条虽然具有尖锐的刺,但其本质是攀附和伤害他物,暗示了某些人或事物可能表面上看似有某种优势或特点,但实际上却对他人造成困扰或伤害,强调了个人行为对他人的影响。

后两句“诸君若畏饥蛟起,拔剑横流看佽飞”,运用了“饥蛟”与“佽飞”的典故。“饥蛟”比喻那些在困境中寻求生存、可能变得凶猛的人或事,“佽飞”则是古代传说中能够救助溺水者的人物,这里用来象征有能力帮助他人渡过难关的人。这两句诗警示人们,在面对困境或挑战时,不应只看到自身的利益,而应有勇气和能力伸出援手,帮助他人,同时也暗含了对有能力解决问题、助人为乐之人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对比和历史典故的引用,探讨了个人行为与社会关系、内在力量与外在挑战之间的复杂关系,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积极、助人为乐的态度,体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陈子壮
朝代:明

(1596—1647)明末广东南海人,字集生,号秋涛。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四年典浙江乡试,发策刺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故官,累迁礼部右侍郎,以故除名归。南明弘光帝起为礼部尚书,未至,南京已陷,桂王朱由榔称帝肇庆,授为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起兵攻广州,兵败被执死。谥文忠。有《云淙集》、《练要堂稿》、《南宫集》。
猜你喜欢

送参藩陈邻崧公觐贺

崧台一片月,清光万古悬。

流辉湛端水,闪铄金龙鞭。

公在端州作良牧,此月随公照林麓。

复从全岭荫甘棠,天际蟾光色更煌。

山河大地流俱满,金粟随风转吐香。

万古璃琉波荡漾,千门宝玉遥相向。

鉴物真堪数发毫,烛林便可消烟瘴。

即今剑履去朝天,明月团团引马前。

金宫银阙看从入,乐奏钧天似可传。

此时崧台月犹灿,清辉不改留公玩。

愿将月露泻金茎,洒向东南沾欲遍。

(0)

舟夜

岸绝潮高云影飞,海天寥廓欲何依。

潆澜片月随孤影,漾濑西风洒客衣。

别路已迷乡梦断,执方终与世情违。

沧江白鹤閒相伴,一任乘槎未忍归。

(0)

拟美人在天津桥

天津桥畔女,秀色鲜黄金。

鸾采飘难定,云光去复临。

镜花开漾荡,水月竞浮沉。

静照低无语,知他长恨心。

(0)

嵩阳院观汉封三柏

嵩阳宫外柏三株,汉帝遗封今记无。

翠霭尚留龙驭远,青天时有鹤群呼。

年深饱历风霜色,世渺全荒玉检符。

欲问兴亡千载事,不知人代几荣枯。

(0)

携酒啸台作·其一

淇竹泠泠涧水清,美人截作凤凰鸣。

高台曲尽彩云没,何似当年长啸情。

(0)

赋得昆明池送陈守之昆阳

昆明几百里,其上滇城开。

地涌黔巫去,波浮金碧回。

长堤罗郡邑,高澨出楼台。

莲叶冲凫起,菱花拂镜回。

鱼形看似石,沙影辨疑灰。

汉帝穿池拟,荆臣建国来。

伏流江底合,摇楫浪前催。

作润资良守,何烦习战材。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