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养临茗水,传声到武林。
仁贤没何遽,老友恸尤深。
珠玉藏前咏,风标起旧钦。
灵舆不克送,薤唱寓空音。
弃养临茗水,传声到武林。
仁贤没何遽,老友恸尤深。
珠玉藏前咏,风标起旧钦。
灵舆不克送,薤唱寓空音。
这首挽词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首句“弃养临茗水”,以“茗水”象征逝者生前的生活环境或某种精神寄托,暗示了生命的终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传声到武林”则通过声音的传播,将哀讯传递给远方的亲友,增加了情感的广度和深度。
“仁贤没何遽,老友恸尤深。”这两句直接抒发了对逝者的惋惜和哀痛之情。“仁贤”是对逝者的尊称,强调其品德高尚、才智出众;“没何遽”表达了对生命消逝之迅速的感慨;“老友恸尤深”则点明了逝者与自己深厚的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深切悲痛。
接下来的“珠玉藏前咏,风标起旧钦。”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逝者生前的佳作比作珍贵的珠玉,赞美其作品的高雅与不凡;同时,通过“风标起旧钦”表达对逝者人格魅力的敬仰,即使时间流逝,这种敬仰之情依然如故。
最后,“灵舆不克送,薤唱寓空音。”“灵舆”指送葬的车驾,这里暗含无法亲自送别逝者的遗憾;“薤唱”则是古代丧礼中的一种哀歌,此处用以表达无法通过歌声寄托哀思的无奈。整句话表达了对无法亲自送别逝者的遗憾和无法通过传统方式表达哀思的苦楚。
综上所述,这首挽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修辞手法,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哀悼,同时也蕴含了对逝者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赞美,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江光如空山在天,好风佳日散晴烟。
绿阴成盖厓树连,野桥杨柳亦娟娟。
担簦之子何促速,况有荷杖当我前。
茅堂独坐岂待客,或者傲兀忘流年。
又疑浣花溪上叟,索句未得掩两肘。
对树不语胡为然,将非得诗不得酒。
好客不来两何有,耐可有酒有客无诗篇。
出门谅不可,天地乌用我。
乃不使之老为农,耕种南山田。
陶公秫熟五十亩,往往为酒愁无钱。
不如两渔翁,静钓春江船。
有时掣得十尺鱼,紫鳞耀日锦色鲜。
卖鱼买酒自可醉,仰歌明月披蓑眠。
金陵美酒斗十千,老客抱瓮双桧边,长日渴吻流无涎。
六代江山眼中好,六帝池台没荒草。
五锦骢,嘶满道,归来辄向蓬莱岛。
蓬莱岛,海上仙,凝波倒影发正玄。
百年未信人能老,大笑长呼罗稚川。
《题稚川山水》【元·丁复】江光如空山在天,好风佳日散晴烟。绿阴成盖厓树连,野桥杨柳亦娟娟。担簦之子何促速,况有荷杖当我前。茅堂独坐岂待客,或者傲兀忘流年。又疑浣花溪上叟,索句未得掩两肘。对树不语胡为然,将非得诗不得酒。好客不来两何有,耐可有酒有客无诗篇。出门谅不可,天地乌用我。乃不使之老为农,耕种南山田。陶公秫熟五十亩,往往为酒愁无钱。不如两渔翁,静钓春江船。有时掣得十尺鱼,紫鳞耀日锦色鲜。卖鱼买酒自可醉,仰歌明月披蓑眠。金陵美酒斗十千,老客抱瓮双桧边,长日渴吻流无涎。六代江山眼中好,六帝池台没荒草。五锦骢,嘶满道,归来辄向蓬莱岛。蓬莱岛,海上仙,凝波倒影发正玄。百年未信人能老,大笑长呼罗稚川。
https://shici.929r.com/shici/xUQrW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