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病兼旬雨复浓,闻晴喜欲步村东。
双松齐出平林上,一鹭孤明野水中。
斜插竹竿扶柳起,尽挑莎草使渠通。
数声山雀闲庭晚,添得园榴叶几丛。
外病兼旬雨复浓,闻晴喜欲步村东。
双松齐出平林上,一鹭孤明野水中。
斜插竹竿扶柳起,尽挑莎草使渠通。
数声山雀闲庭晚,添得园榴叶几丛。
这首清代诗人朱霈的《喜晴》描绘了久雨初晴后作者的喜悦心情和对乡村景致的欣赏。首句“外病兼旬雨复浓”,写出诗人因身体不适而长时间遭受阴雨困扰,如今雨势转晴,心情随之开朗。接着,“闻晴喜欲步村东”,表达出诗人听到晴天消息后的迫不及待,想要外出漫步。
“双松齐出平林上,一鹭孤明野水中”两句,通过描绘挺拔的双松和孤独的白鹭,展现出雨后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富有画面感。诗人用“斜插竹竿扶柳起,尽挑莎草使渠通”细致刻画了他亲自整理环境,疏通水道的动作,体现了他的勤劳和对生活的热爱。
最后,“数声山雀闲庭晚,添得园榴叶几丛”以傍晚时分山雀的鸣叫和园中石榴叶的茂盛,营造出宁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雨后喜晴的心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韵萧远。
主人出侍人弹琵琶侑觞,酒未终,上马径去,恍然蓝桥湓浦之遇也,赋水龙吟以记其事,呈子方一笑等闲过了清明,草痕深一庭新翠。
光风信息,牡丹初褪,茶*犹未。
燕语清圆,梅英松润,困人天气。
笑文园倦客,诗才减尽,犹□有,伤春意。
别有留春去里。
小房栊、玉英双倚。
天香浮动,朱衣乍试,铅华尽洗。
一曲琵琶,轻拢挑拨,未觞先醉。
又匆匆上马,蓝桥路隔,漫增凝睇。
兴废荣枯,终不改、江山千古。
笑当日、龙争牙战,一丸淮土。
世乱分屯维重镇,国亡守死无降旅。
到如今、贡赋甲东南,输天府。
鸿与燕,千帆度。
蝇与蚋,千家聚。
有豪雄杜保,风流张绪。
白发宁忘挥尘兴,青楼不是留琴处。
待明朝、来问孝廉船,乘风去。
兵卫森画戟,*盖映朱幡。
平分一郡风月,家世旧衣冠。
数日春风着物,一夜秋霜满野,六月宛陵寒。
只有双溪水,照见寸心丹。
公好似,片云起,敬亭山。
悠悠漾漾,等闲飞去又飞还。
笑问无心出岫,何似从龙天上,为雨遍人寰。
输与敬亭老,趺坐静中看。
昨梦骑白凤,身到玉皇家。
晴开阊阖荡荡,白昼舞天葩。
堂上圭陈璧委,堂下鹭班鹄侍,整整复斜斜。
一笑未曾有,两眼眩光华。
朝来见,庭中树,玉槎*。
马头怜我飞絮,行色渺天涯。
想见燕山高处,此际飘花如席,万帐拥*车。
谁信百花上,江左有梅花。
词赋凌云,医不得、家徒四壁。
俄又报、槐花风急,一天秋色。
老去久忘炊黍梦,兴来偶作乘槎客。
问当时、鹗表属何人,松厅墨。
人纵有,垂天翼。
谁不待,培风力。
但吹嘘到处,扶摇咫尺。
倚我一枝壶叟杖,为公三弄桓伊笛。
约相逢、解佩换蒲萄,长安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