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重门里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
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鞦韆。
两重门里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
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鞦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寒食节(古时清明前后禁火不煮食,故称“寒食”)午后的温婉情景。诗中"两重门里玉堂前"表达了一个深宅大院的宁静与高雅,而"寒食花枝月午天"则将时间定格在春日午后,环境氛围是清凉、静谧并伴随着花开和明媚的阳光。
"想得那人垂手立"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这位女子的深情思念。"娇羞不肯上鞦韆"则展示了女子的羞涩与矜持,她不愿意轻易登上马车,也许是因为内心的犹豫或是不想离开某个地方。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只留下诗人对她深情的回忆和那份美好而难以触及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摹,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温柔与怀念,同时也映照出了古代女子的柔美与矜持。
片帆东去水溶溶,敝尽春袍忆旧冬。
知己天涯几行泪,邻僧江上数声钟。
到家杨柳当三月,别处芙蓉是九峰。
为汝相留犹未发,烛花今夜故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