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楚东南舞白题,庾关安得一丸泥。
三岔河畔羝难乳,五石城中马又嘶。
血浸花田新鬼闹,书传沙碛老猿啼。
何时重踏曹溪路,祇恐禅宫草亦萋。
吴楚东南舞白题,庾关安得一丸泥。
三岔河畔羝难乳,五石城中马又嘶。
血浸花田新鬼闹,书传沙碛老猿啼。
何时重踏曹溪路,祇恐禅宫草亦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悲壮与苍凉之感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
首联“吴楚东南舞白题,庾关安得一丸泥”,以“吴楚”泛指广阔地域,“东南舞白题”则暗示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流逝,犹如白纸上的舞动。而“庾关安得一丸泥”则运用了典故,庾信在北周时曾被封为关内侯,这里的“一丸泥”比喻微小的力量或希望,表达了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中,也难以维持稳定与和平的无奈与悲哀。
颔联“三岔河畔羝难乳,五石城中马又嘶”,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凉的氛围。三岔河畔,羝羊难以哺乳,象征着生命的艰难与困境;五石城中,战马嘶鸣,预示着战争的残酷与破坏。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映射出社会动荡、生灵涂炭的现实。
颈联“血浸花田新鬼闹,书传沙碛老猿啼”,将画面推向了极致的悲惨。花田被鲜血浸染,新鬼在其中喧闹,描绘了战争过后满目疮痍的景象;沙碛之上,老猿哀鸣,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伤与无助。这两句通过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生命与死亡、繁华与荒芜之间的巨大反差。
尾联“何时重踏曹溪路,祇恐禅宫草亦萋”,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深忧虑。曹溪路是佛教圣地,这里寄托了诗人对精神家园的渴望。然而,“祇恐禅宫草亦萋”一句,暗示了即使在心灵的净土中,也可能滋生杂草,暗喻了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与思考,以及对和平、安宁的强烈渴望。
蓦地月残风晓。替写个词人照。
浑不是画云台容貌。隐山林格调。烛三条。弦七条。
春婆唤醒东坡觉。秋士听残北渚骚。笔悴花憔。
到今年送穷文十易稿。
想当初结客五陵豪。走马千山道。
曾过那唐陵汉寝,蜀垒秦濠。也曾上江楼吊六朝。
也曾从海市窥三岛。斜街两度蹋樱桃。
厮赶着好风光燕围莺绕。听凭他鹤谤猿嘲。
遮莫放风流白石,?自吹箫。
怎蘼芜似水,浸透春愁,软绿无涯。
莫倚飞台望,但游丝飏暖,莺界全遮。
东风万里诗梦,沿路访梨花。
怕燕子重来,名闻影隔,不认卢家。还差。
悼芳稿,付小院鹃红,私哭年华。
禅榻分新火,道情天醒后,味只思茶。
百蛮纵有微雨,休问酒旗斜。
拚闷掩鸳楼,江南更比春远些。
五更梦压关山重,晓风鞍背吹醒。
堠裹鸡声,岩飘虎气,人与万山俱冷。前村尚暝。
渐茅屋晨炊,树梢青凝。
杲杲初阳,马蹄踏碎乱峰影。时清边尘久静。
剩荒原废垒,吹角凄警。
雨抱峰黄,天归箐黑,独鸟横飞烟顶。图云关近。
算瘴月蛮花,几回相等。万里天西,寒鸦将路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