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别月村·其二》
《哭别月村·其二》全文
宋 / 黄庚   形式: 七言律诗

三山秀气孕英奇,表表才名冠一时。

唐殿策高蕡不第,荆州人去粲何依。

传家有子犹堪羡,埋骨无山亦可悲。

留得帚金诗稿在,灯窗读罢泪沾衣。

(0)
翻译
秀美的三山孕育出非凡才俊,他的才华出众,在当时无人能及。
他在唐朝殿试中落榜,荆州的故土对他来说失去了依靠。
家族中还有像他这样的优秀子弟,令人羡慕;然而,如果死后连青山都没有,也让人感到悲哀。
他留下的诗稿如同黄金般珍贵,每当在灯下阅读,总会让人泪湿衣襟。
注释
秀气:形容景色优美或人物气质出众。
英奇:杰出的人才,非凡的人物。
唐殿策:唐代科举考试中的殿试。
蕡不第:蕡(fén)没有考中。
荆州:古代中国的一个重要地区。
粲何依:指主人公失去依靠。
传家有子:家族中有继承人才。
埋骨无山:死后没有葬身之地。
帚金诗稿:比喻珍贵的诗文作品。
灯窗:灯火下的窗户,代指读书的环境。
泪沾衣:形容阅读时感动至极,泪水打湿了衣服。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黄庚所作的《哭别月村(其二)》。诗中,作者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月村(可能是某位才子的别称)的卓越才华和命运起伏。首句“三山秀气孕英奇”赞美月村出身之地的灵秀,暗示他天赋异禀。接着,“表表才名冠一时”直接肯定了月村的杰出才能和声望。

然而,命运多舛,“唐殿策高蕡不第”,月村如同唐代的蕡(fén),虽有经邦济世之才却未能科举及第,这使得他的未来显得黯淡。诗人感慨“荆州人去粲何依”,暗示月村离开荆州后失去了依靠,流露出对他的同情。

“传家有子犹堪羡,埋骨无山亦可悲”表达了对月村身后事的忧虑,即使有子嗣,但没有青山相伴的归宿,仍令人感到悲哀。最后,“留得帚金诗稿在,灯窗读罢泪沾衣”描绘出后人阅读月村遗作时的感伤场景,泪水涟涟,足见其诗才之深得人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月村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才子不得志的惋惜以及对文学遗产的珍视。

作者介绍

黄庚
朝代:宋   字:星甫   号:天台山人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猜你喜欢

寄景繁学士

丛筠叶叶晓风寒,乔木阴阴昼日间。

要路想公无此乐,蓬莱新有道家山。

(0)

湖湘路中见梅花寄子开·其五

折得寒梅自水滨,恰如去岁在宜春。

潇湘不见江南客,祇有花枝似故人。

(0)

秋日吟二首呈诸友时在合肥作·其一

绿发犹年少,衰颜苦病多。

阴寒伤物色,淫雨蠹天和。

杯酒开寥落,灵蓍问轗轲。

凋疏头鬓乱,攲侧齿音讹。

苒苒时难得,纷纷日易蹉。

荆蒿太狼藉,圭角未消磨。

废弃今如此,云为竟若何。

嗟伤仁者远,幸望故人过。

腊意生幽径,春心漾绿波。

几时樽俎共,烂醉听清歌。

(0)

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其十三

最忆东林侧,花开季季同。

岂无十日好,长占四时红。

爱玩迷光景,偏私见化工。

可嗟桃李盛,荣落独春风。

(0)

和致政侍郎书怀因寄赠侍亲及邓以中使计会刬刷军器改途先之唐因寄是诗

雾露星轺湿,尘埃羽檄驰。

君王非好武,天下合防危。

乐事难并合,浮生易别离。

赖知春好在,五日与君期。

(0)

长垣路中·其二

身似水中木,险夷惟所遭。

不堪誇拙速,可复叹贤劳。

雨脚三冬少,尘头一丈高。

故乡何处是,南望首重搔。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