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饱食卒岁因之自警四首·其二》
《饱食卒岁因之自警四首·其二》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五言律诗

职思方岁莫,饮食视云需。

怀肉曾誇剑,分羊复耻钩。

饥犹存季女,饱欲死侏儒。

簌簌何人者,还誇谷有无。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的《饱食卒岁因之自警四首(其二)》。诗中通过描述一个人在年终时的食物分配和消费情况,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悬殊的现象以及对贫困者的同情。

首句“职思方岁莫”点明了时间背景——年终时节,人们都在思考一年的工作与职责。接着,“饮食视云需”描绘了食物的分配情况,似乎是在说食物的分配依据于需求,但并未明确指出需求的具体来源或分配的公平性。

“怀肉曾誇剑,分羊复耻钩”两句,通过对比“怀肉”与“分羊”的行为,暗示了社会上存在不同阶层的差异。前者可能指的是贵族或富人,他们拥有丰富的食物资源,而后者则可能是指普通民众,他们在食物分配中处于劣势,甚至感到羞耻于接受分配。

“饥犹存季女,饱欲死侏儒”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社会不公的主题。季女(年幼的女子)在饥饿中生存,而侏儒(可能象征着身体残缺或地位低下的人)却因过度饱食而接近死亡。这种极端的对比,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平等现象的批判。

最后一句“簌簌何人者,还誇谷有无”则以疑问的形式,提出了一种反问:在这个社会中,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或关心那些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的人们?他们是否还在夸耀自己拥有或缺乏粮食?这句话不仅揭示了社会的冷漠,也表达了诗人对改善社会状况的深切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明代社会中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以及对底层人民生活状态的关注与同情。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定风波

功炼心开智藏圆。灵明一点迈婵娟。

物外峥嵘惟独步,玄玄。不空不有貌难诠。

触处全伸无碍相,虚空打破应无边。

喜脱轮回今度了,功迁。九玄超上太微天。

(0)

满庭芳

暂别东牟,西游登郡。万灵遥列金乡。

无穷仙眷,空外总呈祥。

休道蓬莱路远,诸真圣、都会芝阳。

星坛下,凉天静夜,云宴礼虚皇。

十方同法会,丹诚对圣,出罪行香。

度九幽离苦,悉睹三光。

见在俱蒙福祐,沾甘露、同免灾殃。

逍遥乐,圆坛罢散,齐唱满庭芳。

(0)

诉衷情令

重阳又早一年期。景物正凄凄。

凭高畅情凝望,极目彻天涯。秋日短,塞天低。

雁南飞。诗题红叶,酒泛黄花,不醉无归。

(0)

玉炉三涧雪.本名西江月和秦先生

策杖水云游历,一身到处为家。洞天高卧养丹砂。

茅屋柴篱入画。收拾黄芽白雪,合和玉液金茶。

就中甘味不须夸。夺个仙魁无价。

(0)

道无情

身逐东川道友。有客西山专候。真意是如何。

啰凌啰。七十古为稀少。今我六旬还到。

浮世不坚牢。醉陶陶。

(0)

西江月.寄京师道友

只为功亏行阙,故教不免东西。自从别后二年期。

路转风尘万里。词寄燕山道众,听予至嘱休疑。

外缘虽干内忘机。免却前头懊悔。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