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依去棹,江水白银蟾。
庐阜几年思,毫光计日瞻。
晴波喧画鹢,皓月带黄岩。
相见无馀语,名香竟夕甜。
西山依去棹,江水白银蟾。
庐阜几年思,毫光计日瞻。
晴波喧画鹢,皓月带黄岩。
相见无馀语,名香竟夕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熊总理在漳江上相遇的情景,以及对庐山的向往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首句“西山依去棹,江水白银蟾”,以西山与行船相依,江水如银色的满月,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暗示了旅程的开始与自然美景的映衬。接着,“庐阜几年思,毫光计日瞻”表达了诗人对庐山的长久思念,期待着与庐山的重逢,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内心深处的渴望。
“晴波喧画鹢,皓月带黄岩”描绘了晴朗的江面上,画鹢(一种装饰华丽的船只)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穿梭,皓月映照下的黄岩(可能是山峰或岛屿)显得格外醒目,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美好景象。最后,“相见无馀语,名香竟夕甜”则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与友人的相聚之乐,即使没有过多的话语,但彼此间的默契和愉悦如同名贵的香气一般,持续到夜晚,充满了甜蜜与温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六载重来步层麓,怀人春雨苦空谷。
歧途日暮将安之,踯躅危磴碍进足。
何期严濑水淼漫,忽聚萍梗路曲盘。
喜约儿童迎竹马,快沾膏泽聆鸣湍。
坐看云岫无心出,当夏凉风铺琴席。
红亭白塔开旧颜,翠竹苍松表净植。
尽多风景付云鬟,罗列明窗大几间。
犹幸良朋结良会,爱山过客同说山。
爱山爱士评月旦,勤学岂废修途半。
经济无非道德腴,我熟闻之望洋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