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树参差映碧纱,槿篱茅屋两三家。
前溪一望人烟少,水鸟双飞上钓槎。
竹树参差映碧纱,槿篱茅屋两三家。
前溪一望人烟少,水鸟双飞上钓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乡村溪边景象。首句“竹树参差映碧纱”,以“竹树参差”展现出了竹林与树木错落有致的生长状态,而“映碧纱”则巧妙地将竹叶与树叶的绿色与远处的水面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接下来,“槿篱茅屋两三家”一句,通过简朴的农舍形象,进一步凸显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和谐,同时也暗示了人烟稀少的环境特点。
“前溪一望人烟少”则直接点明了视野内的景象,强调了溪边的空旷与宁静,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感觉。“水鸟双飞上钓槎”这一句,通过动态的水鸟飞翔,不仅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也象征着自由与和谐共存的状态,与整个场景的静谧形成对比,又相得益彰。
整体而言,这首《溪上》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末乡村生活的宁静之美,以及大自然与人类生活和谐共处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竹树掩映、水鸟飞翔的溪边世界,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