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仙姝澹不群。猜作湘君。唤作文君。
轻风娇雨护香温。朝展眉痕。夕带啼痕。
欲谢还开映水纹。开是停云。谢是行云。
几枝斜倚绿杨村。莺也销魂。燕也销魂。
静女仙姝澹不群。猜作湘君。唤作文君。
轻风娇雨护香温。朝展眉痕。夕带啼痕。
欲谢还开映水纹。开是停云。谢是行云。
几枝斜倚绿杨村。莺也销魂。燕也销魂。
这首《一剪梅·梨花》由清代词人宋琬所作,以梨花为题,描绘了梨花在春日里的美丽与哀愁。
词中以“静女仙姝”起笔,将梨花比作仙子,赋予其超凡脱俗之感。“猜作湘君”、“唤作文君”,运用典故,进一步渲染梨花的高洁与雅致。接着,“轻风娇雨护香温”一句,细腻地描绘了梨花在春风细雨中的娇嫩与温婉,仿佛被温柔呵护。
“朝展眉痕。夕带啼痕。”这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梨花在晨光初照时的清新与夜晚月色下的凄美,如同女子的眉眼,既有清晨的明媚,也有夜晚的哀愁。这种情感的细腻转换,展现了梨花的多面性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欲谢还开映水纹。开是停云。谢是行云。”这里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梨花的开放与凋谢,分别对应着云的聚散,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水纹的映照,更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和诗意氛围。
最后,“几枝斜倚绿杨村。莺也销魂。燕也销魂。”以绿杨村的背景,以及莺燕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梨花的哀愁之美。莺燕的“销魂”,不仅表达了它们对梨花之美的赞叹,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
整首词通过对梨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体现了宋琬词作的独特魅力。
去夏苦多雨,势若无炎官。
今晨迫重午,香黍仍胶槃。
天机杳难测,人言亦多端。
祗今原田上,立苗未妨寒。
但愿含颖时,借日开迷漫。
蟪蛄尔何知,喣喣啼夜阑。
东风满眼皆陈迹,老树荒园更断烟。
今昔相看只如此,但拚痛饮过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