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一剪梅.梨花》
《一剪梅.梨花》全文
清 / 宋琬   形式: 词  词牌: 一剪梅

静女仙姝澹不群。猜作湘君。唤作文君。

轻风娇雨护香温。朝展眉痕。夕带啼痕。

欲谢还开映水纹。开是停云。谢是行云。

几枝斜倚绿杨村。莺也销魂。燕也销魂。

(0)
鉴赏

这首《一剪梅·梨花》由清代词人宋琬所作,以梨花为题,描绘了梨花在春日里的美丽与哀愁。

词中以“静女仙姝”起笔,将梨花比作仙子,赋予其超凡脱俗之感。“猜作湘君”、“唤作文君”,运用典故,进一步渲染梨花的高洁与雅致。接着,“轻风娇雨护香温”一句,细腻地描绘了梨花在春风细雨中的娇嫩与温婉,仿佛被温柔呵护。

“朝展眉痕。夕带啼痕。”这两句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梨花在晨光初照时的清新与夜晚月色下的凄美,如同女子的眉眼,既有清晨的明媚,也有夜晚的哀愁。这种情感的细腻转换,展现了梨花的多面性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欲谢还开映水纹。开是停云。谢是行云。”这里运用了对比与象征的手法,梨花的开放与凋谢,分别对应着云的聚散,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水纹的映照,更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感和诗意氛围。

最后,“几枝斜倚绿杨村。莺也销魂。燕也销魂。”以绿杨村的背景,以及莺燕的反应,进一步强化了梨花的哀愁之美。莺燕的“销魂”,不仅表达了它们对梨花之美的赞叹,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

整首词通过对梨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体现了宋琬词作的独特魅力。

作者介绍
宋琬

宋琬
朝代:清   字:玉叔   号:荔裳   籍贯:莱阳(今属山东)   生辰:1614~1674

宋琬(1614-1673),清初著名诗人,清八大诗家之一,字玉叔,号荔裳,汉族,山东莱阳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清顺治四年(1647)进士,曾任户部河南司主事、吏部稽勋司主事、陇西右道佥事、左参政,康熙十一年(1672),授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翌年,进京述职,适逢吴三桂兵变,家属遇难,忧愤成疾,病死京都,时年59岁。
猜你喜欢

四月二十三日始设酒禁试东坡羹一杯其味甚真觉曲糵中殊无寸功也食已得三诗·其三

去夏苦多雨,势若无炎官。

今晨迫重午,香黍仍胶槃。

天机杳难测,人言亦多端。

祗今原田上,立苗未妨寒。

但愿含颖时,借日开迷漫。

蟪蛄尔何知,喣喣啼夜阑。

(0)

上闽帅范石湖五首·其一

人物于今正眇然,欲从江表访先贤。

迩来耆旧无新语,谁使文章漫两川。

利器蚤能誇颖脱,偏师聊复制中权。

骚人有几登青竹,耐可同时欠执鞭。

(0)

丙申二月既望仲退再来山中意行谈旧送别怅望寄两绝句其一云别君乌石冈头路一树梨花照晚烟总是旧来携手处东风回首十三年其二云入山不远六七里老我应行千百回昨日与君谈未了今朝策蹇又重来读之黯然次韵用谢·其一

东风满眼皆陈迹,老树荒园更断烟。

今昔相看只如此,但拚痛饮过年年。

(0)

赠邓都监

能吟能画俱精到,多得声名在世间。

少病高年惟发白,为官远地却身闲。

深林有寺唐碑在,古庙无人楚竹斑。

物景可吟兼可画,乞君篇幅未应悭。

(0)

题桃花夫人庙

一树桃花发,桃花即是君。

空祠临野水,何处觅行云。

事迹樵人说,炉香过客焚。

雨添碑上藓,难读古时文。

(0)

寄筠阳赵紫芝推官

府后岩峦众,何时访古仙。

井甘邻室共,钟远雪风传。

病去茶难废,诗多石可镌。

蜀江春未动,犹得缓归船。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