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有真隐,曾此卜居来。
古宅惟流水,閒门自绿苔。
鸟啼千嶂暝,春至百花开。
不改双峰色,寒烟满石台。
华阳有真隐,曾此卜居来。
古宅惟流水,閒门自绿苔。
鸟啼千嶂暝,春至百花开。
不改双峰色,寒烟满石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真正的隐士在华阳的居所,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华阳有真隐,曾此卜居来”点明了地点和人物身份,暗示着这位隐士选择了华阳作为自己的归宿,隐居于此。接下来,“古宅惟流水,閒门自绿苔”两句,以古旧的宅邸和自然生长的绿苔,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氛围,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鸟啼千嶂暝,春至百花开”则进一步描绘了隐居地的自然景观,鸟鸣声伴随着山峦的沉寂,春天的到来带来了百花齐放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四季更迭中的生机与和谐。最后,“不改双峰色,寒烟满石台”以双峰的颜色不变,寒烟弥漫的石台,象征着隐士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环境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