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田园好,门罗树外峰。
地偏群燕雀,江静隐鱼龙。
愁觅邻家酒,眠憎近寺钟。
一春强半雨,谁与问凶丰。
归去田园好,门罗树外峰。
地偏群燕雀,江静隐鱼龙。
愁觅邻家酒,眠憎近寺钟。
一春强半雨,谁与问凶丰。
这首诗描绘了归乡田园的美好景象。"门罗树外峰",表达了一种隐逸生活的意境,家门前后的山林交织,显得宁静而又与世隔绝。"地偏群燕雀"一句,则写出了归去之地的自然景观,燕子和麻雀在偏远的地方嬉戏飞翔,增添了几分野趣。
"江静隐鱼龙"更是用意深长,以静谧的江水映衬出水下的生命世界,这里的“鱼龙”不仅指实物,也象征着诗人希望自己能在归隐生活中得到精神上的飞跃和升华。"愁觅邻家酒,眠憎近寺钟"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外界喧嚣的厌恶。
最后,"一春强半雨,谁与问凶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变化的观察,以及对农事的关心。在这里,“一春”指的是整个春季,而“强半雨”则是对春天雨水充沛的写照,这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和担忧。"谁与问凶丰"则表现了诗人在归隐生活中,虽然远离尘嚣,但仍旧关心着农事的兴衰,以及对于是否有知音可以交流心中的疑惑。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宁静与满足,同时也流露出对农业和社会的关怀。
恨如新,新恨了,又重新。看天上、多少浮云。
江南好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夜来风雨,春归似欲留人。
尊如海,人如玉,诗如锦,笔如神。能几字、尽殷勤。
江天日暮,何时重与细论文。
绿杨阴里,听阳关、门掩黄昏。
枯桑舒牙叶渐青,新蚕可浴日晴明。
前年器用随手败,今冬衣着及春营。
倾囷计口卖馀粟,买箔还家待种生。
不惟箱篚供妇女,亦有锄镈资男耕。
空巷无人斗容冶,六亲相见争邀迎。
酒肴劝属坊市满,鼓笛繁乱倡优狞。
蚕丛在时已如此,古人虽没谁敢更。
异方不见古风俗,但向陌上闻吹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