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沈叔晦国录·其二》
《挽沈叔晦国录·其二》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庭诤汲长孺,官师萧望之。

士能令国重,吾意匪公谁。

朱绂江湖远,苍颜疾病衰。

堂堂竟如此,造物尔胡为。

(0)
注释
庭诤:庭院中的辩论。
汲长孺:长者的名字,这里代指有学问的人。
官师:官员的楷模。
萧望之:历史上的著名官员。
士能令国重:士人能使国家地位提升。
匪公谁:除了他还能是谁。
朱绂:红色官服,象征高官。
江湖远:远离江湖,指离开官场。
苍颜:苍老的面容。
疾病衰:疾病缠身,身体衰弱。
堂堂:威严的样子。
造物尔胡为:造物主你为何如此安排。
翻译
在庭院中与长者激烈辩论,官员们以萧望之为榜样。
一个士人能使国家受到尊重,我心中除了他还有谁呢?
身着红色官服却远离江湖,面容苍老疾病缠身日渐衰老。
如此威严的他最终竟是这般结局,造物主你为何如此安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挽沈叔晦国录(其二)》。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人通过“庭诤汲长孺,官师萧望之”开篇,设定了一个家庭聚会的情景,其中“庭诤”指家中的长者,“汲长孺”则是年幼的孩子们,而“官师”和“萧望之”则表达了一种对远方或已故人的思念。这里诗人可能在通过这种温馨而又带有淡淡哀愁的情景,来表达自己对家庭与亲情的珍视。

接下来的“士能令国重,吾意匪公谁”则转向了政治和国家的层面。“士能令国重”意味着才士能够使国家强盛,而“吾意匪公谁”则表达了一种对忠诚于国家、不为私利所动的理想人物的渴望。在这里,诗人通过这种表述,展现了他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然而,紧接着的“朱绂江湖远,苍颜疾病衰”却又转入了个人情感的叙述。“朱绂江湖远”描绘了一种遥远而美好的自然景象,而“苍颜疾病衰”则透露出了诗人自己可能面临的健康问题。这里诗人的内心世界似乎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不易的无奈。

最后,“堂堂竟如此,造物尔胡为”则是一种深刻的哲思。“堂堂”形容事物的宏伟与壮观,而“竟如此”则表达了一种对现实的接受和认同。至于“造物尔胡为”,这里诗人似乎在质疑天地万物的创造者,为什么会让世界变得这样复杂而且充满苦难。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家庭、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与困惑,同时也透露出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九日

霜净乾坤阔,登高极古台。

秋声枫几落,客眼菊三开。

短发频看帽,寒吟间引杯。

篱边空意绪,难得白衣来。

(0)

走笔依韵和酬王彦霖四首·其二

感旧情怀日日深,三春能几半晴阴。

醉题难尽当时意,啼彻春风羡暮禽。

(0)

岁在癸丑年始七十正旦日书事·其一

人生七十古来稀,今日愚年已及期。

从此光阴犹不测,只应天道始相知。

(0)

茂恭见和再用前韵奉酬·其一

朗朗百间羊肸,森森千丈长舆。

一身宜著台阁,半生流落江湖。

(0)

送王节推夷仲秩满赴阙·其二

胸中深蟠万卷馀,笔端倒倾蛟室珠。

掖垣政要舍人样,致主泽民推宿儒。

(0)

狱空

公庭日将夕,吏报空狱岸。

虽无春草鞠,已有蛛丝蔓。

欢乐见鸟乌,呻吟绝鹅雁。

谅非片言折,聊发一笑粲。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